農場的產量高,又不對外售賣,隻接顧一帆農莊的訂單。其餘都是送人的,多寄一份給自己人對她沒有任何影響。
所以,這些年,安東和彭哥家沒花錢買過米糧等物。
關鍵是,彭哥的妻子拿去檢測過,發現她家米糧的品質比市麵上大部分的品牌要好很多,質量直逼大鵬企業、農氏和高氏家的。
吃得放心,工作更用心。
而且,除了米糧,阿蓋還時不時寄來蜂蜜和各種花茶等,放在工作室一起分享,把大家稀罕得不要不要的。
鐵打的工作室,流水般的職員。
凡在工作室做滿三年的,逢年過節皆得到農場寄來的一份土特產。
自從那次音樂夜宴之後,青舞真的退隱了,極少在網絡露麵。上傳的視頻多半和四季耕種、農作物有關,清新的鄉村風光引人遐想,一貫的賞心悅目。
她的粉絲多半也做了爸爸媽媽,和工作室熟的一些鐵粉,逢年過節也會收到工作室以青舞之名寄出的禮物。
有時候,那些禮物也出自青舞的農場。
送給粉絲的一定要慎重以對,經過檢測,附上相關部門出具的安全證書,證明其可食用。
手續的確有些麻煩,以防萬一嘛,必須的。
這些年,在鐵粉們的眼裡,在工作室的人眼裡,青舞一直是那樣的青春亮眼,仿佛永不褪色。
……
不知不覺又三年,農家的三胞胎在魔都上小學。為了孩子,娃他爹農伯年的工作終於在魔都穩定下來。娃的媽仍在鄉下種地,整天與花草樹木打交道。
當然,她的時間很靈活,可以隨時調整。
早上在山裡拔完草,種完地,回家洗個澡吃個飯;下午拎起長輩們準備妥當的羊奶、蜂蜜等物啟程,在晚上到達魔都一家團聚。
次數不多,一個月跑一趟。
除非她在半路跑歪了,心血來潮去旅行,那麼下個月就不跑了,等下一個季度再跑。
成天坐車坐灰機,要吐了,得緩緩。
“媽,你就不能按線路來回嗎?爸說你到處亂跑,活該暈死你。”大兒子林林在視頻裡傳達老爸的話。
他家爹媽一個德性,在鄉下時,老媽說老爸的壞話;在城裡,老爸說老媽的壞話,習慣了。
“媽,你是不是迷路了?下次來我給你買個指南針……”老二堯堯很是孝順。
“媽不要,”三姑娘安安替老媽回答,看著哥哥們脆聲道,“上次爸給媽買了一個,媽嫌它不會動,給我了。”
倆兒子:“……”
哈哈,出門在外,羅青羽一向是哪裡有路走哪裡,船到橋頭自然直嘛。再說,她手機裡有指南針,年哥笑說給她買,實際上買給孩子玩的。
當時小閨女在場,羅青羽隨手給了她。
“媽,要麼給你買個追蹤器吧,一旦聯絡不上我們就報警。”大兒子很有危機意識。
“萬一她進了原始森林或者掉深海裡,或者無意間闖入異次元,沒訊號呢?”二兒子的腦洞一向高深莫測,凶險得很。
嗯,這個問題很嚴重,必須好好琢磨琢磨。哥倆離開鏡頭,在旁邊畫圖討論。畫的什麼圖隻有兄妹三人曉得,連他爹都看不懂,更彆說她這老媽子了。
三姑娘鄙視倆哥哥一眼,沒湊過去,一個人獨霸鏡頭道:
“媽,下次你出門帶上老鐵和皇子,它們長得凶又認得路,保證能安全帶你回家。”
哥倆:“……”
握草!竟然沒想到這一層,是個好主意捏~。反正老媽出行喜歡走路或者自駕遊,帶上倆大狗子走在路上肯定很拉風。
“好,難為你們了,”在這兒替她瞎操心,孩子媽一臉欣慰地問,“今天作業完成了嗎?”
“早做完了。”
嗯,羅青羽滿意地笑了笑,三個都是好孩子。每天回家競賽做作業,娃他爹發起的挑戰。誰贏了誰不用做家務,這個優良傳統開始兩年了,屢試不爽。
目前來講,一家團聚的時間是這樣安排的。
農伯年長居魔都,孩子們在他那邊上學。暑假時,由羅青羽接孩子們回鄉下度假,順便幫忙乾活。等到八月底時,要上班的她和孩子們一起回魔都。
等到寒假,一家人返回大穀莊。
父母長輩們不用跟來跟去,除非他們自己想出來,否則不強求。一般來說,農、崔兩家幫羅家采收了藥材之後,便一起出遊。
想孫兒們了,便到魔都住一陣子,順便幫小夫妻倆看孩子。
每到這時,農伯年就會向單位請假,羅小妹也從山裡出來,夫妻雙雙到處玩。
有時候,重走他的人生路,聽他講講上輩子經曆的趣事;羅姑娘上輩子去的地方有限,隻能重走這輩子單獨走過的路。
談不上甜甜蜜蜜,處處有愛溫情,舒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