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客廳門口。
杜永孝和霍大少一起換了居家鞋,這才朝著餐廳走去。
霍家的傳統,除非分家出去獨居,不然隻要回家吃飯,家就必須坐到餐桌前一起吃飯。
此刻,霍大佬穿著寬鬆的便裝,正在餐桌上翻看報紙。
霍大少的兩個弟弟陪同在一旁。
按照道理,女人是不能上餐桌的,所以偌大餐桌隻有父子三人。
“父親,阿孝來了!”霍大少距離老遠就對霍大佬說道。
霍大佬聞言,這才把目光從報紙上移開,看向杜永孝。
霍家兩位少爺也看向杜永孝。
大家彼此認識。
杜永孝朝他們點點頭,然後徑直走向霍大佬,朝霍大佬問好。
“霍伯伯,您好!”說著話,杜永孝把提著的禮物遞過去,“這是我在美國那邊研發的彙仁腎寶,對身體很有益處!”
霍大佬笑了笑,讓女傭把禮物手下:“有心了!坐!”指指對麵座位。
杜永孝也不客氣,走過去,像一家人一樣坐下。
女傭幫他上了碟子,筷子。
“客人來了,上菜吧!”霍大佬吩咐道。
於是女傭一陣忙活,很快餐桌上就上了十幾道葷素搭配菜肴。
再看酒水,卻是杜永孝最喜歡喝的茅台,而不是香港現在最時髦最流行的洋酒。
實際上,杜永孝一直對洋酒嗤之以鼻。
認為洋酒之所以在香港大行其道,最要是年輕人追求時髦,學習鬼佬原因。
真正喝起來,洋酒那叫一個難喝,根本入不了董酒之人的口。
飯菜上來,霍大佬示意大家動筷子,一邊吃一邊講。
杜永孝也不客氣,拿起筷子,撿自己喜歡吃的,大快朵頤。
他這姿態看得兩位霍公子目瞪口呆,心說這個杜永孝真沒把自己當外人。
霍大佬卻很是高興,甚至叮囑杜永孝慢點吃,不要噎著。
“阿孝,我聽震霆講你把快遞公司交給他打理?”霍大佬身體不好,吃的少,吃了幾口就放下筷子問道。
“確有此事。我這段時間一直在美國呆著,香港這邊事務不太熟悉,相比之下霍大少輕車熟路,在哪裡設點,在哪裡開建,都手到擒來。有了他,我相信順風快遞會很快成形。”
霍大少見杜永孝把自己誇成一朵花,美得直齜牙。
他可是很清楚自己在家族地位。
雖然是老大,卻因為頭腦不靈活,做生意不如兩個弟弟,因此霍大佬一直不怎麼看好他。認為他挑不起重擔,但現在卻對他刮目相看。
“阿孝講了,要把快遞公司交給你,你怎麼看?”霍大佬又看向兒子。
“我已經計劃好在香港十八區成立順豐快遞分點,另外還有輔助飛鳥驛站……”霍大少平視著自己的父親,語氣沉穩的著自己的想法。
具體哪些地方適合,哪些地方不適合,他也分析的頭頭是道。
霍大佬思考了十幾秒之後才道:“順豐快遞這種新事物,新公司如果運作恰當,以後很可能上市。如果模式成功,更可以在其它國家,或者其它城市複製,如此以來,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生生不息-——震霆,你算是找到了一個好事業!如果需要我做什麼,儘管開口。獨立是好事兒,可好歹我也是你老豆,一定會出手相助!”
“謝謝父親!”霍大佬眉飛色舞,對霍大佬道。
父子倆難得在這方麵如此合拍,看得另外兩位霍少目瞪口呆。
尤其霍大佬判斷的,順風快遞未來很可能複製上市,搵大錢,更讓他們對大哥有些小嫉妒。
放下筷子的霍大佬問了幾句霍大少快遞生意,就把眼睛轉到了剛放下筷子,拿起擦布擦嘴杜永孝身上,開口問道:“阿孝,我很感謝你給震霆這個獨立創業機會。不過我對他也是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夠幫我打理家族體育生意。現在他要忙著開辦快遞公司,這方麵需要找個幫手,我看你倒是蠻合適的,怎麼樣,有無興趣?”
“體育生意?具體是哪方麵,我可不可以問清楚先?”
杜永孝不傻,霍家好像在搞體育方麵從來沒賺過錢,相反,都是捐錢!為國家為民族,幾億,幾十個億的捐!
霍大佬微微一笑:“具體是這樣的,你也知道香港足球協會吧,一直以來這個協會都很民間,很私人,沒有政府支持,居無定所。可現在香港足球事業蒸蒸日上,我們準備正式成立足球總會,給足總找個合適的地方作為會所,另外再招募一些工作人員-——”
頓了頓,霍大佬目光灼灼地看向杜永孝道:“這是個長久項目,一個很燒錢的項目,除非足總倒閉,要不然所有開支都需要我們每個月支付,怎麼樣,阿孝你有無這種膽氣?”
香港足球總會成立於1914年。足總成立之初,並沒有任何受薪的職員,亦沒有固定的辦公室;所有參予足總行政和管理工作等事務的人員全屬義務性質。
1954年,足總根據公司法條例注冊成為有限公司。
同年亦相繼加入國際足協及亞洲足協成為會員。
這時香港足球亦進入了蓬勃的年代。為了進一步推廣足球業務,當時的足總主席史堅拿以75元月租,租用了剛擴建完成位於跑馬地體育路的香港會球場,辦公室位於球場一號看台下的地庫,租期為15年。
而當時的職員亦由從前的兩人增加至四人。
而發展至70年代,足總的職員已有十多人。
為了應付未來大量的工作和與外界的交流接觸和聯係,與及有一個長遠和固定的地方去發展業務;因此足總於1972年向政府申請撥地興建永久會所。
1974年該計劃終於獲得實現,港英政府於當年正式移交何交田一幅土地給予足總興建會所。
現在,地皮是有了。
建設足總的資金卻依舊沒有到位。
究其原因,足總太燒錢!
建設成本,以後的運營成本,怎麼算都是個天文數字。
沒有港英政府支持,誰都不願意拿錢出來狂燒,也隻有像霍大佬這樣超級熱愛體育的人,才會不計後果,把這一事業做成。
可霍大佬也很清楚,單靠他們霍家是不行的。
為此他要拉幾個人下水。
比如他的好鄰居,船王包玉剛,珠寶大王鄭宇彤,以及董船王等等,都是他率先考慮對象。
可就在這時,杜永孝偏偏蹦躂跳出來,要和他家大公司搞什麼順風快遞,仔細一琢磨,又是個超級賺錢生意。
於是,杜永孝就成了最好對象。
原因很簡單,
杜永孝,年輕!有錢!最主要賺錢能力超強!就像一座永遠挖不完金礦!
霍大佬這把鐵鎬,無論如何也要多挖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