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我小舅舅掃墓把手摔斷了,今天去醫院看他,補更推遲到明後天,一定補,天子向《帝皇聖言錄》發誓!
穀地曆1368年6月初,大帳之外下著傾盆大雨,將巨龍山脈淹沒在厚重的雨幕之中。
初夏的雨季如詩如歌,激蕩的雨水將血水衝刷,將屍體掩蓋,將原本戰場上彌漫不去的硝煙與魔法的痕跡完全遮蓋,大滴大滴的雨水澆灌月之海的泥土中,澆成了一片汪洋澤國,澆出了一片又一片的池塘。
大帳之內,亞倫再次召集眾人議事。
此時,伊爾明斯特等人的穀地軍隊已經退出,他們本就是為了覆滅散塔林會而來,此刻見到散提爾堡已經覆滅,伊爾明斯特也不打算多待了,他帶著穀地軍隊和三位北地七姐妹快速撤出了月之海,返回陰影穀。
臨走前,伊爾明斯特向亞倫重申了之前的兩點要求。
一,撤出月之海。二,協助光複迷斯卓諾。
亞倫表示他以為伊爾明斯特會阻止他回師科米爾。
“這世界上就沒有不滅的王朝,也沒有不撅的墳墓。”伊爾明斯特臨走前意味深長地說道,大賢者叼著自己的煙鬥,歎了一口氣:“不過我還是希望你不要這麼做,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萬神矚目,自思自量。”
“愛麗絲塞爾待你不薄,我希望你能夠好好地想一想。”
說完,伊爾明斯特又看了亞倫兩眼,欲言又止。
他本想詢問一下亞倫關於陰魂城的出現和對埃諾奧克大沙漠爭奪的看法,據他所知,亞倫似乎和陰魂城達成了3個月的停戰協議。
陰魂城不值得信任,耐色人也不值得信任!
但伊爾明斯特最後還是決定閉嘴了。
亞倫已經不需要他的指導了,此時如果再多嘴,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也違背了伊爾明斯特很早就定下的不親自介入政治,隻在背後遙控支持國度善良事業的企劃。
嘩啦啦啦~
外麵的雨還在下,雨水順著帳篷的邊緣嘩嘩地落下。
亞倫送走了伊爾明斯特之後,又送走了凱爾本-黑杖和他的妻子萊拉銀手。
“莫忘,莫忘。”凱爾本握住亞倫的手,低聲說道:“國度未來的平衡就靠你了。”
亞倫返回大帳內,西軍的將領全部在坐,其中左側是牧羊人軍團的亞倫嫡係,以埃莉諾、馬克西米安和羅貝爾為主,右側則是各大前來參戰的勢力,以散塔林會暴君,班恩神選傅佐爾-徹伯瑞為首。
是的,在完成了班恩的囑托之後,傅佐爾又回到了國度,他毫無疑問地向亞倫表示了臣服。
班恩需要時間恢複神力,班恩需要時間重新積蓄力量,對暴政之神來說,雖然亞倫是打碎了紛爭冠冕的罪魁禍首,追殺他的生死仇敵,但目前局勢對班恩來說很不利。
那麼該投降投降,該臣服臣服,該烏龜烏龜,時間對神隻來說本來就是接近無限的。
事實上,因為聖者浩劫的隕落和死而複生的屈辱,班恩再也不想降臨在主物質位麵了,甚至班恩認為除非安保萬全無誤,否則暴政之神連化身都不想派了,以後發神諭就好。
現在傅佐爾會出現在這裡,也是代理人戰爭的好處,班恩可以隨時從“我本意是好的,隻是選民執行歪了”和“我什麼都不知道,都是選民獨走”中選取一個理由為自己開脫。
“傅佐爾閣下!”果然,亞倫一進帳篷就大聲地說道。
“在!”傅佐爾很是緊張地起身,班恩選民已經感覺到了來自左手邊一排不善的厭惡眼神,還有自己周圍的一圈警惕目光。
亞倫難道想要秋後算賬?
“此次若無你的鼎力相助,我軍也難有此番大勝啊!”亞倫頭戴著飛龍王冠,身披著紫色龍紋袍,笑道:“我亞倫-薩利安發自內心地向你表示感謝!”
“不敢當。”傅佐爾趕緊照著班恩的吩咐說道:“我們曾經有過很多次合作,也有過一些不愉快的經曆,請閣下不要掛在心上,如有必要,我願意向您賠罪。”
“這次的戰功已經足以將功贖罪了。”亞倫笑著點頭:“過去的所有恩怨,全部一筆勾銷!”
“陛下的寬宏大量,在下不勝感激!”傅佐爾輕出一口氣。
“隻不過……”亞倫話鋒一轉。
“!”傅佐爾立即抬頭,放下的心重新抬了起來:“陛下?”
“不要叫我陛下。”亞倫輕輕地解開了自己的飛龍王冠,將冠冕放在了桌子上:“你們,把我當成什麼人了?”
“傅佐爾,按照約定,我軍不日就將從月之海撤軍,以後散提爾堡就是你的領地了。”亞倫輕描淡寫地吩咐道:“以後隻需要定期覲見,年年納貢,其他事情,我一律不過問!”
“月之海的所有土地,我將一分不取地賜予在坐的諸位!”亞倫朝著坐在右手邊的傭兵頭領、月之海本地領主和其他國家前來參戰的勢力們大聲地說道:“請諸位務必尊我科米爾紫龍王旗,尊我征夷大將軍旗幟!”
“是!”
“那麼,諸位聽封!”亞倫從懷中取出了一封絲綢文書。
“第一位,傅佐爾-徹伯瑞,我封你為散提爾堡大公,領地一百二十萬石!”
“遵命!”傅佐爾立即跪在亞倫的麵前,月之海的暴君略帶著些屈辱,卻也帶著些慶幸地朝亞倫躬身:“感謝陛下遵守約定!”
“我遵守約定,是因為班恩也遵守了約定。”亞倫微笑著在傅佐爾的耳邊說道:“他既然放了迪斯馬一條生路,那我很難不遵守你們的條件,我同意議和,時間是100年,100年之後,我和班恩將有一戰。”
“到時候,我一定追隨吾主,和陛下決出高下!”傅佐爾很硬氣地回答道:“在此之前,請接受我的效忠吧!”
亞倫冊封下屬是以石高的標準來冊封的,這一點和大家的想象並不一樣。
一般來說,古代冊封一個封建領主有三種標準,分彆是按土地麵積、按人口、按土地產出。
土地麵積這個很簡單,比如說百裡侯,按人口也很好理解,比如說萬戶侯。
按土地產出的分封模式相對來說較少,但也有跡可循,比如說古代日本就是按照土地產量來分封諸位大名。
太閣檢地中檢出的全日本石高大約是1800萬石(有瞞報,實際應該在2000萬石以上),而按照這個石高標準,海對麵的帶明全國總石高大概是5.7億石到6.5億石之間。
亞倫覺得這種方式比前兩種要好,因為通過糧食產量可以大致估算出一個勢力的戰爭潛力和預備軍役數量,加以控製。
當然亞倫分封是按照正常的糧食產量分封,如果按照布耶爾強化過的增產標準來分封,那麼下麵的這群人估計全要造反。
“第二名,來自薩爾的格雷邁恩伯爵閣下,封薩爾國86萬石。”
亞倫對月之海的諸多勢力進行了一輪重新大洗牌,所有加入了東軍,和西軍敵對的,大多被沒收了領地,嚴重的還要追加刑罰,少數參加不那麼堅決的也被罰封降爵,從地連阡陌的大貴族變成了隻有幾個小村子的小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