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帝吐血之後就昏過去了。
帝王重病, 曹氏全族誣告案暫且交給了大理寺卿,但大理寺卿要怎麼審這個案子,還得建元帝示意才行, 一個是太子, 一個是簡王黨羽,建元帝想保哪個兒子, 大理寺卿就能做出對那個兒子有利的審判。
但大理寺卿去問建元帝,建元帝神色枯敗地躺在床上,沒給他準信兒,隻道等朕病愈再親自審理。
大理寺卿便將簡王黨羽送過來的人證物證看押在天牢, 叫人仔細守著, 不能出意外。
建元帝知道曹廷安父子蒙受了冤屈,因為那是他與太子聯手定下的計謀, 讓建元帝無法接受的是太子居然毒害了曹皇後。當年曹皇後被毒死, 他叫人暗中追查,查到了陳貴妃頭上, 陳貴妃確實也去過冷宮, 她被曹皇後壓了那麼多年, 有報複的動機, 而且陳貴妃身邊的一個宮女也如實交代了。
可是現在, 有人告訴他那個背叛陳貴妃的宮女其實是太子安插在陳貴妃身邊的眼線, 毒是太子指使那宮女投的, 害死曹皇後的其實是太子, 陳貴妃隻是當了替罪羊。
建元帝無法接受自己被他最信任最寵愛的太子擺了一道。
曹家都倒了,曹皇後一介女流她能做什麼?老四沒比太子的長子大幾歲, 太子穩居東宮羽翼已豐,為何還要謀害曹皇後?
對於建元帝而言, 曹皇後是他的女人,曹廷安是他的心腹大患,太子算計曹廷安是正道,毒害曹皇後,便是插手他的後宮。
建元帝是太子的父親,但他更是皇上,皇上的天威誰也不能侵犯,親兒子也不行!
建元帝是被太子的算計氣吐血的。
他給了太子那麼多,能給的都給了,太子居然在他的貴妃宮裡安插棋子,還利用這枚妻子害死了他年輕的小皇後。那除了這兩樣,太子還做了什麼,太子究竟把他當成了什麼,是敬愛的父皇,又或隻是太子賴以仰仗登上帝位的皇上?
建元帝很生氣。
但他想了很多。
簡王狀告太子的目的是想取而代之,建元帝並不怎麼待見簡王,才乾平平,遇事就急於尋求母族的協助,真繼承了皇位隻會被母族拿捏。老三成王是簡王的親弟弟,急躁武斷更不中用,剩下的就是老四。
建元帝苦笑。
自從曹皇後死後,老四一句父皇都沒喊過,兒子恨他。
建元帝不怪老四,他對老四隻有愧疚,可老四才剛剛十六。
留著太子,太子經此一事,更容不下老四了,老二肯定也要完,一下子折了兩個兒子,建元帝不忍。
可改立老四,意味著他要治罪太子,那邊老二也不會甘心白白為老四做嫁衣。
建元帝難以決斷。
他越拖,太子、簡王兩黨就越急,都急紅了眼睛。
此事已經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階段,水火不容,太子認定建元帝遲疑不決是想著要換了他,簡王則覺得建元帝還想繼續偏頗太子,二人都變成了火線,隻有有人扔下火星,兩人便會立即熊熊燃燒起來。
四皇子住在景寧宮。
外麵風雲變幻,過了年才進入十六歲的四皇子一個人坐在書房,麵前擺著一盤棋。
一個老太監從外麵走了進來。
這是石公公,曾經是曹皇後身邊的大太監。
看著已經長成挺拔少年的四皇子,年邁的石公公眼中忽然燃起灼灼光芒。
當年侯府全府斬首,皇後娘娘也被打入了冷宮。
娘娘說出她的計劃時,石公公跪地求娘娘三思,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娘娘活著總有複寵之日,娘娘若是死了,變數太多,倘若皇上根本不在意娘娘的死活,根本不會因此彌補四殿下,亦或是等不到為侯府平反的千載良機,娘娘豈不是白死了?
娘娘隻淡淡一笑:“活人永遠比不過死人,皇上看似薄情也癡情,我活著得不到他的心,死了,我不會輸給她。”
她,自然是元後。
娘娘一意孤行,石公公無可奈何,隻能做好娘娘交代的事。
萬幸,娘娘堵對了,狗皇帝果然後悔了,將他們這批老人都派到了四殿下身邊。
娘娘穩坐中宮十幾年,石公公早培養了一批心腹,這些年,石公公陪著四殿下韜光養晦,輕易不動用他的人脈,直到今年年初,徐五爺主動聯係上了四殿下。徐五爺說他會想辦法替曹家平反,問娘娘身邊的老人可有什麼線索。
平反一事石公公愛莫能助,畢竟他的地盤是宮中,但娘娘為太子留下的大禮終於可以拿出來了!
“殿下,就是今晚了。”
石公公走到四皇子身邊,悄聲提醒道。
四皇子側臉淡漠,恍若未聞。
.
建元帝臥病,太子、簡王、成王、四皇子輪流到聖前侍疾,上午、下午、晚上三班輪。
今晚該簡王侍疾。
太子與他換了崗,剛回到東宮,就得到消息,說簡王已經偽造了建元帝的遺詔,準備今夜謀害建元帝,再憑借遺詔造反奪位。
太子如何還能忍?
太子當了這麼多年的太子,早培養了一批忠心於他的宮廷侍衛,此時他召集了一百精銳,殺氣騰騰地朝大殿而來。
和公公聽到動靜,第一時間衝進內殿,朝建元帝稟報道:“皇上,太子殿下領了一隊侍衛朝這邊來了!約有百十人!”
建元帝猛地從床上坐了起來!
簡王剛鋪好地鋪,聞言臉都白了,他是王爺,進宮不能帶侍衛,太子若要逼宮,隻要殺了父皇與他,再將罪名加在他頭上,此事便成了!
隻恨他沒有聽信舅父之言,提前起事!
現在隻希望父皇還能鎮住太子了!
“父皇,太子心虛,怕父皇治他的罪,逼宮來了!”簡王撲通跪到建元帝麵前,嚎啕大哭:“父皇,都是兒臣不孝,兒臣連累了您啊!”
建元帝還算沉得住氣,冷聲道:“扶朕出去。”
和公公、簡王忙一左一右地扶住他。
太子才趕到殿前,尚未跨上大殿前的台階,就見簡王扶著建元帝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