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帝道。
見到魏平光,他勉強收斂了怒氣道:
“平光,你來得正好,宣武門外之事,朕正要找你!”
書生造反,十年不成。這些亂民竟敢聚眾非議帝王,必須殺雞儆猴。
魏平光看了一眼嘉佑帝的神色,立刻明白這位陛下打算做什麼了。
他知道,宣武門外鬨得這麼厲害,以嘉佑帝的脾氣必然怒火中燒,打算血洗宣武門殺雞儆猴,但作為堅定的帝黨,有些事情他不能眼看著嘉佑帝踏入他人陷阱,讓事態一發不可收拾。
趁著嘉佑帝還沒把話說出口,他斟酌著勸誡道:
“陛下,宣武門外如今民怨沸騰,若強力鎮壓必然火上澆油,更加給了背後不懷好意之人煽動挑唆的理由。依臣愚見,此時應當大事化小,儘快將事態平息下去,其後再慢慢清算罪魁禍首不遲!”
絲毫沒提嘉佑帝到底想掩飾什麼事,仿佛一點好奇心都沒有,全心全意為嘉佑帝想辦法排憂解難。
嘉佑帝能在一眾皇子裡奪得帝位,自然也並非完全剛愎自用之人。
他深知魏平光的忠心,對他的話還是聽得進去的。
火上澆油幾個字,讓他逐漸冷靜下來。
事到如今,背後有人興風作浪,單純血腥鎮壓確實容易引發暴|亂。哪怕京畿禁軍大半都已經掌握在手中,他也必須要防備有人趁亂逼宮。
邊關戰事如此膠著,此事絕不能引發內亂。
他隻能走最憋屈的那步棋!
嘉佑帝閉了閉眼,壓下胸膛裡奔湧的情緒,儘量平靜地對魏平光道:
“既如此,平光你便帶著人去宣武門外密切留意那些煽動民心的人,順藤摸瓜,找出罪魁禍首。其餘的,朕會處理。”
魏平光領命而去,他一走,嘉佑帝獨自坐在花廳裡,胸膛起伏不定了好一會兒,這才派人去傳了大理寺卿前來。
此人同樣是皇帝心腹。
當日下午,宮廷內侍便與大理寺卿一起來到了宣武門外,安撫激憤的百姓與士子。
大理寺卿是個看起來長得十分公正嚴明的中年男人,他正氣凜然地站在城牆上,對底下的數萬百姓高聲道:
“陛下對逝去的一百禁軍與翰林蔣裕一事,深表震驚與痛惜。請百姓們放心,陛下是英明之君,絕不會讓任何一個臣民枉死!在下忝居大理寺卿,已奉陛下之命嚴查此案,五日內,必定會給大家一個水落石出的交待!”
宮城之中這麼快有了回應,叫底下的百姓們十分振奮。
人群中開始有人高聲道:
“看來此事必定有奸臣賊子在中間門作祟,如今陛下已經命令大理寺卿詳查,想必很快就能揪出真正的罪魁禍首!”
“對啊,聽大理寺卿的意思,陛下對此並不知情,咱們錯怪陛下了!”
“陛下能傾聽民意,派大理寺卿親自調查此案,足見他對此多麼重視!”
在這些言論的鼓動下,百姓與士子都散去了,就連受害的禁軍家眷,也抱著一線希望帶著遺體回去等消息了。
一場風波頓時消弭於無形。
傳話的內侍回去後,立刻趁機拍馬屁道:
“陛下英明,大理寺卿在城牆上一宣布您的旨意,底下的亂民很快便散了!”
嘉佑帝的臉色卻沒有任何緩和,隻冷淡地揮了揮手叫他退下。
背後的推手還沒找到,這件事五天後若不給出個合情合理的解釋,那背後之人必然會繼續借題發揮。
所以,他必須在對方查到肅城之事前,便主動公開此事,讓人背了“偽造密旨”的罪名。
這個人選,原本他想的是蔣裕——蔣裕被肅城郡守收買,偽造密旨試圖救出被慎郡王羈押的郡守,卻被慎郡王識破,將人趕回了京城。
蔣裕擔心事情敗露,便毒殺一百禁軍滅口,並且畏罪自殺。
若隻是糊弄一般百姓,這個替罪羊便足夠了。可這個人選漏洞百出,勢必讓背後興風作浪的勢力繼續攻訐。
必須找個更加合情合理的人,並且不能把事情再繼續擴大化。
思來想去,這個人除了他身邊的首領大太監劉玉,彆無他選!
毒酒是劉玉和蔣裕一起帶去的,這點宮中必然有很多人看到,也隻有他這個首領大太監,才有能力抹除蔣裕等人進宮的記錄,偽造密旨,毒殺禁軍再逼蔣裕自殺,最後再讓兵部小官偽造訃告。
嘉佑帝心中恨得滴血,他竟然被這些人一步步緊逼,到最後不得不為了一件小事,親手下令除掉跟了自己幾十年的首領大太監!
劉玉跟了他幾十年,是他身邊最得力的幫手之一,如今卻不得不為了這種事折損,另找接替者,中間門的接替期必然引起宮廷控製的鬆散,有心人極有可能趁機四處安插人手。
這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麻煩——他必須花費更多的精力去確保自己與柔妃等人的安全。
更憋屈的是李洵那裡。
為了合情合理,他還必須得送過去一份足夠豐厚的賞賜,來表達他對其肅清肅城吏治的讚賞,如此才能徹底撇清他與那道密旨的關係。
這道賞賜的聖旨下去,那背後之人隻怕要笑翻了天。
李洵一個小小的皇子,在肅城殺了他指派的監視製衡的官員,他這做皇帝的,不僅不能懲罰,甚至還得大肆獎賞!
想到這樣的情形,屈辱感淹沒了嘉佑帝,太陽穴鑽心疼痛起來。
他的偏頭痛又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