犒賞儀式後,李洵便對第九軍進行了重新編排,禁軍一萬三千人雖然是獨立成軍,卻是分為三部分,塞到新兵營裡去參加訓練的。
他們的都頭,隊長,一律由此次在北戎草原上立功較多的隊長和普通士兵擔任,以便更好地輔導他們糾正觀念。
而原有的都頭(較少)和隊長,則一律視為普通士兵,隻是會保留三個月他們原本在禁軍中的軍餉標準。
禁軍入新兵營的首要大事,就是進行觀念轉變,重點樹立紀律意識與愛護百姓的意識。背軍規,聽宣傳隊的人講曾經那些違紀者受到的嚴厲處罰,是每日必行功課。
而訓練方麵,禁軍基礎比起一般的百姓甚至邊軍都要好很多,需要下的功夫反而沒那麼多。
三個月後,無論是紀律還是訓練項目,都將是考核的重點內容。
在得知李洵的這條諭旨後,禁軍們不管是學習還是訓練,都非常賣力。
安置完禁軍,此次吏員招聘考試的閱卷也結束了。
林德康親自將拆除糊名後的統計結果送到了李洵府上。
七部總共招考名額達到了三百五十餘人,其中女子考生錄取了六十七人,分屬於教育與財政兩個部門,其餘的全是男子。
“殿下,此次的魁首委實叫人吃驚啊。”林德康捋著胡須,笑容滿麵地道。
此時男女受教育程度不同,兩者自然是暫時不可能以同等標準來要求,是以是分開排名的。
女子的魁首是一個名叫盧文萱的姑娘,年方十八,出身於商戶之家,在算學方麵尤其出色,分數在男女考生裡都可以名列魁首,雜學的實用知識方麵答題也不錯,策論一科文采不算好,卻也頗有見地。
此次閱卷,李洵著重強調了重實用性,輕文采,是以盧文萱的策論得分也不錯。
“保父是說這盧文萱?”
李洵首先注意到的便是女子魁首的成績,甚至還拿起了對方的策論細看起來。
女子在此時的教育環境下,能得到這麼高的分數,非常引人注目。
林德康愣了一下。
他是個傳統士大夫,更看重的是策論,雜學與律法,這些要麼涉及四書五經,要麼涉及比較實用的律法。對於算學,反而沒有太重視。
是以女子魁首,並不足以讓他側目。
聽到李洵的話,他愣了下,旋即卻想到:
殿下難得對一個女子如此關注,且這女子能考得魁首,倒也確實有幾分才華與膽識,等殿試的時候,他得好好考察一下此女的才貌人品。
麵上卻絲毫沒有泄露半分心思,緩聲道:
“臣說的是男子魁首,岑樘。”
李洵看了下那人的履曆,年齡三十五歲,祖籍江南,兩榜進士出身。
這讓李洵難免有些驚訝。
“竟還有進士來參考。”
先前報名的人數多達數萬人,大家都沒太仔細去關注過到底有些什麼人報了名。那時候關注也沒太大意義。
如今入選的隻有三百多人,自然是可以好生研究一下對方的履曆了。
林德康解釋道:
“朝廷侯缺的進士一直就不少,給人當西席的都有,若有回鄉的,來參考也不奇怪。臣是說,您不覺得這人的名字有些耳熟嗎?”
“岑樘?”
李洵仔細想了想,還真有些熟悉,“仿佛是禦史之中,有個叫岑樘的?”
李洵當初跟岑樘倒是沒什麼接觸,主要是這人雖然官位不高,卻是個頭鐵的,很是敢說敢言,在京中得罪了不少人,卻偏生自己沒什麼錯處,一時間還真沒人能將他怎樣。
“臣說的就是他。二甲進士出身,祖籍還在江南,其父名叫岑堅。與臣所知的那個岑樘,簡直一模一樣。”
要說岑樘此人,給林德康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
畢竟朝廷的年輕人裡,甚至所有官員,都難有剛正不阿到如此地步的人。
林德康任吏部尚書最後那一年,正好趕上了岑樘初出茅廬,一進入禦史台,就辦了件大事,彈劾了當時一個極為囂張的權貴。
當年的考核,岑樘就落了個末等。
若真是被吏部批複,連續三年末等,便會被直接黜落了。
林德康當時正好看見,便沒有批複這條考核。
心知必然是有人存心為難這岑樘,林德康此後兩年都會關注一下吏部的考核,臨走還跟自己的繼任者交待了,若岑樘並無劣跡,便不能批複末等的考核。
正是因為有他維護,眾人知道岑樘頗得右相青眼,才沒被更多地刁難。
可哪怕他已經如此明顯地表示出了對岑樘的青睞,這小子卻從沒有主動上門拜會表達親近之意。
當初的大皇子黨臣子們私下聚會,請他他也不去。
很明顯,此人是完全不想參與黨爭的。甚至為此不怕得罪他這右相。
林德康倒也沒跟這性情過於迂直的年輕人計較,不過卻也因此對此人印象極為深刻。
這麼一說,李洵頓時提起了興趣:
“這麼說,此人真有可能是那個岑樘?”
一個當初在京城出了名鐵頭鐵麵的禦史,竟會來參加他治下的吏員考試嗎?
感覺有些難以置信。
底層的禁軍士兵與軍官,窘迫到生存都成問題,是以才鋌而走險來投奔。
岑樘可是禦史,且在文人清流中頗有名聲,再怎麼也不至於像是底層禁軍士兵一樣落魄的。
但若說不是,一模一樣的履曆信息,那也太湊巧了。
這個疑惑,在隔天後的殿試時被解開了。
殿試不像是朝廷那樣複雜,新科吏員們早上來郡王府,由李洵的親兵送來他臨時寫好的策論與三道其餘科目的附加題,所有吏員在兩個時辰內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