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番外三(1 / 2)

“陛下,醴河平原國土規劃司有折子送來。”

林府壽宴一個月後,吏員選拔考試前夕,林德康送來一本需要重點注意的折子。

聽到這個衙署的名字,李洵心中便把這司職與負責人對上號了。

醴河平原國土規劃司司長,是魏平光的長子魏卓正。

此人是魏平光推出來,作為魏家新一代掌權人的。因為魏家是醴河平原的望族,所以作為考驗,李洵將醴河平原的土地改革一事交給了他。

不過,打開折子,李洵就發現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

截止正月中旬,他手下的各路軍隊已經全麵占領整個醴河平原,並且開始準備進軍江南。

占領從來都隻是第一步,李洵要的,是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人人能吃飽穿暖。

所以,每人五畝地,是他絕對不會動搖的國策。

這項國策,在邊陲之地和曆經戰亂的地區推行都很容易,因為地廣人稀,且很多土地的所有者都離開了,推行政策基本上是在已經被異族破壞的基礎上建立新政,阻力很小。

但事情放在人多地少,且土地都集中在豪門望族與大地主手裡的醴河平原,阻力就完全不一樣了。

要給沒有田地的平民百姓分田地,就隻能從豪門望族與大地主手中剝奪。損害這一批人的利益已成必然。

對於中原的自己人,他的政策相對要溫和一些,打算先禮後兵。

對於那些大地主們手中的土地,他一開始采取的是低價贖買政策。

據林德康所掌握的情況,如今豪門望族與大地主們所掌握的土地分為兩部分,紅契與白契。

所謂紅契,便是交易時在官府備案過的土地。

這部分土地,按照朝廷法令是必須按畝納稅的。

而白契則是土地所有人私底下簽訂的契約,找了當地有名望的人作見證者,在民間一樣具有契約效力,且白契拿到官府登記,隨時都可以轉換為紅契。

但豪門望族與大地主們為了儘可能少納稅,大都不會將白契轉換為紅契。

他們幾十年上百年都偷稅漏稅,此時的低價贖買,李洵自然也隻認紅契。其他白契土地,隻給十天的登記時間,時間一過,直接收歸國有。

為了減輕財政負擔,也為了讓降低大量錢幣流入市場造成的通貨膨脹,紅契土地基本上也隻以市價三分之一進行贖買。

這可是要了那些豪門望族與大地主們的老命。

不管他們有多少金銀財寶與其他產業,土地都是他們心中的根本,彆說三分之一市價贖買,就是原價,不到萬不得已這些人也是不肯賣的。

於是,魏卓正在醴河平原推行的土地贖買政策基本上無法推行。

除了魏家與依附魏家的兩三個中等家族主動按照政策將所有土地登記為紅契,完成了贖買以外,其他豪門望族與大地主幾乎都不肯配合朝廷的政策。

不僅如此,根據魏卓正此次報上來的消息,還有好幾個國土規劃司的測量人員在當地被刺殺,如今國土規劃司人人自危。

“看起來他們是準備抱團對抗朝廷新政了,這事不好辦啊。”

林德康搖頭歎氣。

李洵啪地一聲將折子合上,目光中露出森然冷意:

“這些人,膽子是越來越肥了。”

“陛下打算如何?”

“明日大朝上,朕會當眾宣布此事,令司法部對此事展開調查,嚴懲凶手。”

林德康有些憂慮地道:

“這種事,就算是查,隻怕揪出來的也隻是小嘍囉,很難動搖背後之人。”

李洵冷笑一聲:

“不叫他們囂張一陣子,朕怎麼知道哪些人跳得最歡。”

於是,第二天大朝上,李洵便公布了此事,並下令司法部派人前往江南追查幾起謀殺事件的主謀。

毫無疑問,這事兒很快就在京中傳揚開來,許多底層吏員人人自危,生怕被調到國土規劃司去,連接下來的吏員選拔考試,原本報農事部的考生也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員缺考,就是害怕考上後倒黴地被分到國土規劃局去。

在朝中求助無門的舊權貴們暗自得意。

李洵的土地政策,本就是這些舊權貴們遲遲不願意擁立他為皇的原因。如今的土地贖買政策,對他們而言,就是終於落下了懸在頭頂的利劍。

醴河平原的家族們自然是反對得最厲害的。

江南等地的家族覺得唇亡齒寒,同樣暗中支持者此事。

他們想得很好,就連當初嘉佑帝也沒動他們的利益,如今他們抱團反對,當今陛下也必然要掂量掂量。

既然朝廷不理會他們的訴求,那就彆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了。

於是便有了醴河平原國土規劃司丈量人員被殺的事件。

陛下的鐵騎再厲害,也管不到每一寸土地上去,基層的吏員推行土地分配政策都有了性命危險,以後誰還敢去。

沒有那些基層人員,陛下的政令就彆想推行。

至於朝廷要抓真凶,那就給他們幾個替罪羊便是,反正那些不是亡命之徒,就是有把柄在他們手中,難道還敢把他們供出來不成?

此事在京中與醴河平原都傳揚極廣,絕大多數舊權貴都認為此事不會對他們產生太大影響,朝廷最終還是要對他們妥協。

民間的百姓們,對此卻極為憤慨。

誰都知道,陛下贖買田地,收回那些大地主與豪門望族手中的土地是要分給他們這些窮苦百姓。

可那些平日欺壓他們的人,不僅不肯配合朝廷的政策,甚至還派人暗殺朝廷命官,實在是壞透了!

哪怕調查結果沒出來,但民間的百姓們普遍認為是這些豪門望族下的黑手,紛紛要求官府嚴懲當地的豪門望族。

上層與下層,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聲音。

此事同樣傳到了居住於京郊的嘉佑帝耳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