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他真有幾分赤子天真的王叔來,她才是那個異類。
“聖上,您看天色不早了,”皇後在一片靜默當中若無其事地開了口,“王叔也餓了,臣妾讓人傳膳如何?”@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燕帝怕再說那德王妃站起就走,這人現在殺不得貶不得,不能碰,於是快快朝皇後道:“傳罷。”
不能再說下去了。
德王夫婦都不懂說話,更不懂看臉色,燕帝也不想再跟他們周旋,等到膳罷,他直接與德王道:“王叔等等,與朕去正德宮坐坐,朕有話要跟你說。”
還是直接說罷,兜圈子兜到最後,怕是得被他借著犯渾把事情躲過去了。
之前晏城用人太嚴,燕帝在晏城的人一個也沒被德王所用,不知是如何讓他避過去的,軍隊更是被他牢牢掌握在手中,德王在晏城三年,一個軍卒也不許擅自離營,抓到一個就砍掉一個,於是燕帝到現在才知道晏城興盛,躲過天災的秘密。
@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德王有大量用不儘的維持晏城溫棚暖室的火炭,而這新奇的炭都是他們在周邊挖出來的,而之前發現的大量鐵礦德王也沒有大肆建造兵器,而是被造成了各種挖掘的農具。
@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這兩個消息傳來,燕帝跟內閣再三商議,最後還是決定聽取太傅董之恒的意思,先跟德王推心置腹好好談談再說。
而德王對他擺出來的笑臉覺得不受用,燕帝也覺得沒法跟他這個王叔憶當初談感情,他們叔侄倆已撕破好幾次臉了,再若無其事他也覺得難以張口,還不如直接談。
“好。”他大侄子沒事不可能叫他進來,在他身上浪費時間,德王早習慣了,見皇帝不磨蹭反而高興。
這早晚要挨的刀子,不會因為拖點時間就不挨了,還不如果斷點有個了結,也好往下接著走。
德王跟皇帝走了,皇後見他們不留在鳳宮說話還有點可惜,但緊接著德王妃跟她說的事很快讓她沒有了這種感覺。
宋小五想抬起正在蟄伏的易家跟符家打擂台,跟皇後談了點扶持易家的事。她之所以不找易家的人談,而是找皇後談,主要是她得讓易家和皇後與她達成一個共識:遠離皇帝。
意思就是不管皇帝以後想立誰為太子,易家不能攪和到其中,而這是他們德王府拿去跟皇帝談判,讓皇帝重用易家掌握國家命脈的前提。
德王妃輕飄飄地把這事情說了出來,皇後訝異至極,隨即她很快反應過來,來不及掩飾她就略覺荒謬地笑了一聲。
小王嬸是不是變傻了?她是易家女,她有兩個皇子,爭奪皇權的時候讓她娘家置身事外?
不過她現在答應了,以後會不會變,小王嬸還活不活著,又是另一回事了罷?
皇後腦子飛快動了起來,權衡著這當中的利弊,末了,她搖頭,跟德王妃實話實話:“世事難料,王嬸此話本宮就是點了這個頭,本宮也不能保證後人會如何,更彆論聖上那邊是何想法了。”
退一萬步說,就是易家願意,聖上願意嗎?就是王嬸有手段逼得他暫時答應,可天家也是最擅長翻臉無情的。
太多不可控的變數了,皇後對她的話心動至極,但心動過後,每一條皆是不可取。
她不想拿好不容易才聚起點氣勢的易家作賭,他們易家已經跌落過好幾次了,再身陷漩渦的話,不知道還能不能爬出來。
宋小五也想過皇後不會答應,也沒意外,而且談判這種事,哪有一次就談得攏的。再來,她想抬易家是易家正好合適,但易家要沒那個勇氣也不能強求,畢竟已有個皇後之位已經讓易家耗費了。
隻是她要再找另一個更合適更有利德王府的就難了,最後可能得從皇帝自己的人那邊選,但這種選法簡直就是給皇帝添底氣,替自己送命。
所以,還是讓皇帝自個兒瞎琢磨去?但這事情,皇帝等得起,這世上就是有無數人有飽腹之憂也輪不到他,死再多人也死不到他的頭上。
等德王出來,一家三口出了宮回到府裡,宋小五挽著抱著世子的小鬼回到安福殿後,跟小鬼道:“董太傅老家好像是安鄭的?”
董家出自前戰國鄭國鄭地,乃戰國時間的鄭國丞相之後,這位鄭國丞相董家的祖先當時還創立了一門學派,當時門下弟子無數。
德王對她知之甚深,他王妃瞥個眼他都能揣摩出她的意思來,聽罷跟她搖頭道:“董家就出了他一個,他家的人皇兄在的時候我見過一次,資質愚鈍不可救也,當時因皇兄看重他,董家舉族搬至都城,但他們在都城沒呆幾個月就都回去了,說來當時要是沒董大人帶他們回去,他們在老家的世家地位現今難保。”
“怎麼說?”
德王妃看向他,小世子也看向了他父王。
德王回想當年:“董大人當時毒死了他的原配,在百日裡娶了都城一門望族中的女兒,成親當天董大人酒喝多了,在一眾賓客當中自行坦露了真相,被原配夫人的家弟推到在地一腦袋撞死了……”
事情之後,董大人帶著家族中的人灰溜溜地回去了,這也是董大人多年羞愧於進都城之因,一家子把他坑害得不淺,也就是十多快二十年過去了,當年的事很少有人記得,他才在大侄子的盛邀下進都補功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