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隨珠哭笑不得,等送走老爹,把兒子拎到房間進行了一番愛的教育。
小包子好似懂了,反正她每說一句就在那兒點頭。
末了提了個問:“媽媽,蓮外婆以後就是我外婆了嗎?”
“對!”
“是真的外婆嗎?”
“那當然啊!”
“太好了!”小包子蹦了蹦,不知想到啥,依到徐隨珠懷裡問,“那外婆會做香椿雞蛋餅嗎?還有蒸槐花會嗎?糖餅會嗎?”
“等等等等!”徐隨珠連忙喊停,“這又是從哪兒聽來的?”
“是我們班的陳淼,她說她外婆老厲害了,會做很多好吃的……”小包子越說越小聲,不時還偷看徐隨珠的臉色。
徐隨珠想生氣也生不起來呀,但又覺得這時候有必要說些什麼,想了想,說道:“每個人的外婆,對自己孩子的好是一樣的,但表達方式不一定相同。你們班的同學,她外婆會做許多好吃的,小昱很羨慕對嗎?但同樣的,小昱的外婆給小昱買旱冰鞋、買奧特曼、買各種圖畫書,其他小朋友也一樣羨慕。明白媽媽的意思嗎?”
小包子點點頭:“就像媽媽會做很多很多好吃的,軍軍他媽媽就不會,但他媽媽會鉤很多漂亮的襪子、手套,媽媽你就不會,是一樣的道理對嗎?”
嘿呀!行啊小子!還會舉一反三、拿老娘開涮了。
徐隨珠好笑地揉揉他的腦地:“沒錯!就是這麼回事!所以彆總羨慕彆人,說不定有更多的人在羨慕你。”
小包子這下開心了,挎上他的點心袋,蹦蹦跳跳地出去玩了。
徐隨珠靜下來後,繼續埋頭為即將到來的英語演講賽做準備。
除了第一關的有準備脫稿演講外,她還打算備些即興演講的段子。
之前參加的每一場英語演講賽,都是預先給主題,再上台脫稿演講。
可以說,這類比賽,比的其實是英語朗誦、背誦能力+演講水平,而非對英語這門語言的精髓把握。
這樣的比賽形式遲早會改變,像她讀書時參加過的任何演講,幾乎全是即興演講為主,即便給你時間準備,也不會超過三五分鐘。
到那時,才是真正考量選手英語實力的時候。
畢竟真正有能力的選手,擅長的是即興、自如的演說,而非呆板地背誦表演。
所以,不論這次比賽會不會以即興演講的方式進行,有備無患嘛。她向來喜歡打有準備的仗。
這些年,通過吳主編這個渠道,她買到了不少餘浦這類小縣城不太容易買到的專業書籍;也找旭日東升幫忙,定期從廣城寄來一些英語類的時事周刊或讀物。不僅填滿了她家的書房,還充實了學校圖書館的外文書籍閱覽區。
這次準備即興演說的段子,她發動學生一起找資料。英語教研組的老師們聽說後,也興致頗濃地參與了進來,最後發展成人手一篇演講稿,知識點涵蓋方方麵麵。
這可就苦了選拔出來去京都參賽的學生,要背、要記、要擴展的資料實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