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我投降!”徐隨珠忍著笑說,“我知道我無意中又撒了一波狗糧,撐到你們了。為表歉意,今晚我請你們去個好地方吃飯!”
“哪兒?鎮上哪家餐飲店我沒進去吃過啊!”林玉娟說。
自從老街改造後,她每天中午都要上街溜達一圈,看到新開的食肆,就控製不住錢包。
如果是麵包、蛋糕一類的點心,就買點回來當下午茶的茶點;
如果是大排檔、小飯館,就改天叫上徐隨珠、夏明麗一起去那裡就餐。
總之沒有一家吃食店沒被她光顧過。
欲被打造成整條街最具本地特色的餐飲店——“錫紙花甲粉”,更是三天兩頭打包回來打牙祭。
若論這些人中誰對古街最熟悉,絕對要數她。
徐隨珠卻朝兩人晃晃食指:“不!我帶你們去的不是古街。”
“那是哪裡?”
“去了就知道啦!”
越是賣關子,林玉娟和夏明麗越好奇。
當天傍晚一放學,她倆就來到徐隨珠的辦公室:
“嫂子,究竟要去哪兒吃飯啊?我和傅正陽說今晚不回家吃法,他就一直問個不停。我說和你一起吃,他還不信。後來估計問驍哥去了……對了,驍哥知道咱們要去哪兒吃飯?”
“知道啊!因為他也被邀請了。”
這一說,林玉娟兩人更好奇了,追著徐隨珠問到底是哪家店。
徐隨珠忍不住笑出聲:“好了,不賣關子,就在附近。”
“那你還說不在街上?”
“是不在街上啊,因為也不能說是店。”徐隨珠說,“就在育桃公寓裡,那三個從客山一路走著到峽灣的學生你們還記得嗎?”
“當然記得。”
她們倆都是屬於淚點低的,聽說這三個少年竟是走著來到這裡,鞋子破得露腳趾、書包洗得發白還脫線,不禁被他們的毅力和勇氣打動,當即給育桃捐了一筆專項捐助款,希望用在仨少年身上。
專款專用,徐隨珠給仨少年送去嶄新的衣服鞋襪和書包時,告訴他們這是兩位善心的老師送的,希望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所以,當他們拿到第一個月的勤工儉學工資,非要請徐隨珠幾人吃飯。
“原來是這樣!”林玉娟恍悟道,繼而問,“勤工儉學工資才多少?應該不怎麼高吧?我們都去的話,會不會把他們下個月生活費吃光光啊?”
徐隨珠樂了:“你和我的第一反應一樣。不過小劉跟我說,這幾個孩子請客的菜不是買的,魚是釣的,雞是山上放了陷阱捕的野雞,鴨是蘆葦蕩抓到的野鴨……山裡長大的孩子,生存方麵的技能連我們這些大人都自歎弗如。”
“誰說不是呢!”
等到了育桃公寓,看到內部超市隔壁的休息室裡,鋪著塑料台布的圓台麵上擺滿了一桌子的菜,徐隨珠才發現自己還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