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開新文啦,又一段互相陪伴的旅程,鼓掌啪啪啪。
冰山麵癱攻對學霸變學渣受的無限寵溺,考最高的分,睡最愛的人!
從狀元郎到狀元郎的男人,一個“我覺得我的智商已經夠高,沒想到我老公的智商比我還要高”的故事。
攻有一點變態,受有一點可愛。
此生獨一份,少年最情真。hr size=1 陸佳意第一次引到戚楊的注意,是高二第一次月考的時候,一直牢牢占據全校第一的尖子生陸佳意,居然考了個班級倒數第一。
戚楊牢牢霸占的倒數第一,就這樣被人搶走了!
在此之前,倆人完全是兩種路子。戚楊是體育生,打籃球的,身高快一米九,高高壯壯的不愛說話,坐教室最後一排後門口。陸佳意是尖子生,人跟名字一樣根正苗紅,座位是第三排正中間,一路三好學生過來的,哪次考個全校第二,回到家撲在床上哭!
這樣的尖子生,居然一下子考了個全班倒數第一!
陸佳意考了倒數第一這件驚天駭聞,大家是調座位的時候才知道的。
富川一中每個月調一次座位,按成績排,像他們一向說話不留情麵的班主任劉紅民說的,“成績好的做選擇題,成績差的隻能做填空”:大家統一站到教室外頭,然後按考試名次念名字,從第一名到最後一名,一個一個進去選。念的第一個名字不是陸佳意的時候,同學們就有些不淡定了。
“我聽錯了嗎,第一名是周楊柳,不是陸佳意?!”
“我都說了,上午英語試卷發下來的時候,陸佳意的卷子上畫了個大鴨蛋,你們還不信,他挨邊坐的都看到了啊。”
“陸佳意考零分,肯定是他不想考吧?”
“肯定是吧?不然怎麼也不至於考零蛋吧?隨便蒙個選擇題也不至於零蛋吧?”
“哇,前十名都沒有他誒。他不是全校第一升的高二嘛。”
陸佳意立在廊下陽光和陰影之間,臉被太陽曬的潮紅,雖說已至秋,但這幾天氣溫特彆反常,熱的很,大家都穿的清涼,就他穿著長褲子白襯衫,扣子扣到領口最上麵一顆,端正方謹。
他們班的這個學霸兼校草,自初小就是有名的尖子生,開學排座位還是第一個出來選,這一次彆說後麵選了,五十二個同學,眼瞅著四十多個都進去了,他還站在外頭。
劉紅民懶洋洋地坐在講台上,對著外頭叫名字。江潮碰了一下戚楊的胳膊,說:“哎,那個陸佳意要跟我們坐一塊了。”
“江潮。”劉紅民叫道。
江潮應了一聲就進去了,劉紅民又叫:
“下一個,戚楊。”
不是倒數第一。
戚楊愣了一下,朝陸佳意看了一眼,手插在褲兜裡,麵無表情地進去了,他個頭高,進去的時候眼不斜視,直接朝最後一排後門口走,就這還有兩三個女生紅了臉。
劉紅民終於從講台上下來,走到教室前門口,看了看臉上全是汗珠子的陸佳意說:“陸佳意,你也進來吧。”
語氣還是挺和藹的,畢竟是班裡頭號種子選手,一次考差了不至於抹滅他對陸佳意的好印象:“這次沒發揮好啊,下次好好加油。”劉紅民說。
陸佳意頂著紅撲撲的臉就進去了,大家都已經在新座位上坐好,齊刷刷全都看著他。陸佳意在眾人的注視下抬起頭來,往班裡前後看了一遍,看到最後一個空位,不緊不慢地走了過去。
考到最後一名的陸佳意,一下子從教室的黃金位置,淪落到最後一排,坐到了戚楊身邊。
富川一中的兩個校草,竟然坐到一起啦。
和彆的學校不同,富川一中的校草有兩個。
之所以有兩個,是因為這兩個男生實在不分伯仲,女生們在宿舍討論了大半天,也沒爭論出一個高下來。沒辦法,學霸校草和學渣校草,各有各的好呀。
陸佳意,富川高中沒見過也聽說過的高顏值學霸,“放學的時候烏壓壓一群人,還是一眼就能看見他”的那一種,業務能力強,從小學開始就一路三好學生優秀班乾部過來的,屬於“彆人家孩子”裡的標杆人物。
戚楊則是學渣一個,孤傲不合群,奈何長的實在帥,長胳膊長腿,據說家裡還有錢,省會城市轉學過來的,典型的高富帥。他是體育生,打籃球的,每天下午晚飯過後,都有一堆男男女女圍在操場邊看他打籃球。人帥球技好,是富川一中如今的風雲人物。
一個學校隻容得下一棵草,既然有倆,自然會有競爭,傳說這倆校草不對付,是情敵!
他們學校嚴禁早戀,這些八卦傳聞自然沒有真憑實據,大概就是傳言說,陸佳意喜歡的一個女生喜歡戚楊,陸佳意嫉妒成性,找了社會上的小混混在校外堵了戚楊。
“然後呢然後呢?”
“然後,自然是戚楊一人抵十,把那些流氓混混全打趴下啦!!他可是打籃球的,臉又那麼臭,一看就不好惹!”
“啊?如果是真的,那這兩個人做同桌,豈不是有好戲看啦?!”
其實在一開始,所有人都以為陸佳意和戚楊處不來。
所以某天他們在訓練場上看到陸佳意吃著冰棍坐在戚楊背上,戚楊在那起起伏伏地做俯臥撐的時候,大家都驚掉了下巴。
“靜一靜靜一靜,”劉紅民在台上敲了敲桌子說:“考過了就過去了,考的好的呢,不要驕傲,沒發揮好的,也不要氣餒,高二比高一高三都重要,剛分科,才考第一次,大家都算是重新開始的,好好學,爭取高三分班的時候都進重點班去!”
富川一中高一大家都一樣,高二分文理科,高三設重點班和普通班,清華北大都是重點班出來的,師資力量也是最好的,大家都擠破了頭想進去。
“好了,大家把書搬了就好好上自習吧,隔壁班還在上課,大家搬的時候不要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