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就楊廣所知,在土地耕種上卓有成效的方法便有數種。其中秦國的耕戰製度和曹操所發揚光大的屯田製都曾興旺一時。
曆史上,曹操能夠一統北方建立曹魏政權,他所改進的屯田製度可謂居功至偉。其具體內容說起來也簡單,就是讓士兵戰爭時期上馬打仗,和平時期下馬種田,利用軍隊超強的紀律性來最大效率的耕種,最後更是衍生出了專門的屯田兵種。
不過這種方法要求具備強力的紀律性,顯然不適用於江都城外的那些拖家帶口的流民身上。
相比而言,耕戰製度就要簡單許多,其本質內涵就是將土地劃分到每個人頭頂,糧食的收成直接和切身利益相關,百姓為自己而耕種,自然會熱情高漲。隻要小心避開其中涉及到土地私有化的部分便可以了。
想到此處,楊廣不由認真回想了一遍耕戰製度的幾處關鍵點,然後緩聲道:“杜愛卿提出的耕種方略雖然能解燃眉之急,但於長遠發展卻為不利,有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勞力不同而所得相同,又有誰肯真心出力呢?”
杜如晦心中有所明悟,卻仍有些關鍵處想不通暢,當即拜道:“微臣愚鈍,望陛下明示。”
楊廣也不藏私,直接托盤而出道:“與其將所有土地和流民統一管理,不如將土地分割租借到每個人頭頂。不論收成好壞皆收取相同的稅賦,多出來的部分一律歸私人所有。如此一來,多勞多得,百姓耕種的熱情自然也會大大提高。”
杜如晦眼前驟然明亮,隻覺雲霧被撥開,所有的思路都變得通暢起來,不由激動拜道:“陛下此法,當惠及天下!陛下之雄才大略,微臣拜服!”
雖然楊廣所說十分簡略,其中多處地方更有瑕疵可尋,但以杜如晦的才略,隻需給他起一個頭,剩下的自然能夠舉一反三,將方案補充完美。
在他看來,楊廣所提的這套方法實乃切實可行的利民利國之舉,隻要朝廷合理引導,必能給天下百姓帶來福音,同時也能增加國家的稅收。
楊廣謙虛道:“朕隻是提個想法,具體方案還需愛卿來斟酌定度。”
他深知自己有多少能耐,提點想法還行,在具體的實施規劃上肯定遠遠不如杜如晦這種貨真價實的經世重才。若是真的就此沾沾自喜、指手畫腳,反而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杜如晦鄭重拜道:“微臣定不會辜負陛下期望!”
“嗯,愛卿辦事,朕素來放心。”
杜如晦心中感動,稍微整理了一下情緒,肅聲道:“有關耕種和流民安置的具體方案,微臣需要回去再好好思量一遍,再上呈給陛下。”
楊廣道:“本應如此,你接著說說最後的稅賦吧。”
杜如晦凝重道:“江都乃漕運中心,各種賦稅攤派十分嚴重。僅就城門稅一條,便讓不少需要來回走動的行商苦不堪言。故而微臣以為,可以將這些雜稅全部免除,隻保留人頭稅一項,既是按人收稅。如此需要交多少錢一目了然,地方官吏便無法從中克扣截取,百姓的負擔自然也能大大減少。”
楊廣眨了眨眼睛,若說之前的農耕他還能給出點意見,在稅賦方麵他可就一竅不通了。
既然不懂,他也不強行裝懂,大手一揮,便直接同意了杜如晦的方案,然後隨口建議道:“杜愛卿此法雖然簡介明了,但具體處理上難免有不周到的地方,可在條例的最後再補充上一條:最終解釋權歸朝廷所有!”
杜如晦頓時又被楊廣的驚人之語給鎮住了,虛心求教道:“敢問陛下,何為‘最終解釋權歸朝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