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月庵,蘇娘子將齋菜交給後廚的尼姑,然後去和庵主敘舊。
蘇楠禎則是帶著惜淳去找苗蘭芝,希望她能給惜淳把個平安脈,順道聊聊天。
聽到蘇楠禎想讓她去和她們一起住,苗蘭芝不假思索便婉拒了她的提議,“除非庵主趕我走,不然的話我是不會離開的。”
見她態度堅決,蘇楠禎也不好再說什麼,恰好蘇娘子那邊也已經談完,兩人便去了還神,隨後離開了明月庵。
回到草廬的時候有人探頭探腦的,蘇楠禎皺了皺眉,看樣子不像是壞人,便問,“客官可是來喝茶的?”
“不是不是。”那人回頭看了一眼她,慌慌張張的離開了。
“該不會是來探路的吧?”蘇娘子望著那人背影,忍不住擔憂起來。
“探路?不至於吧。”蘇楠禎見那人雖然有些落魄,但應該不至於落草為寇,而且他不像是會武功的樣子。
齊大齊二兩人也不覺得那人有問題,若是他有問題他們早就出手了。
蘇娘子見他們都沒擔心那人有何意圖,她隻好警惕些,免得再遭禍事。
到了約定的日子,韓先生前來,見惜淳真的將《千字文》背了下來,雖然有錯漏,但還是很吃驚。
孩子資質不錯,可惜他聽不見,且有言在先,韓先生再三思量還是拒絕了當惜淳的啟蒙先生,但見他們一臉失望,便笑著解釋道,“你們不用失望至此,雖然我不做他的啟蒙先生,但有人或許比我更加合適。”
“誰?”蘇楠禎連忙問道。
“那日你也見過此人。”韓先生笑了笑。
“範公子?”蘇楠禎想了想,他們兩人都認識的人大概隻有範華寧一人了。
“正是。”韓先生滿意的點了點頭。
“韓先生舉薦的定然是最好的,那小女子在此先謝過韓先生。”蘇楠禎想到範華寧那人,倒也覺得他挺合適的。
韓先生越發滿意,範華寧家中母親生病,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讓他來當教書先生或許能夠緩解一下家中的難處。
若他能夠平衡教書和科舉二事,倒不枉他破例寫了兩回推薦信。
商議完惜淳啟蒙一事後韓先生又道,“我約了人到此相聚,勞煩你準備些拿手好菜。”
“我這就去準備。”蘇楠禎立馬屁顛屁顛的進廚房。
惜淳知道自己沒做好,還是很失落。
韓先生憐惜他,自是鼓舞了他一番,待他重新露出笑容才作罷,卻又認真的對蘇娘子道了一句,“這孩子十分聰慧,但思緒甚重,若是教導得好自然是最好……”
否則,遇善則善,遇惡則惡。
他曾教過這樣一個孩子,想到這裡韓先生歎了一口氣,他們之間還是有區彆的,惜淳遇上了她們母女二人。
山穀入口,裴頌之猶豫不前,該赴約的,卻又不知該如何麵對蘇楠禎母女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