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不是在上課,你倆至於嗎?
但他這個飛機工程係畢業的高材生,卻也是再認真不過的聽張教授說話。
生怕錯過一星半點的知識點。
在學校裡,喬山以為自己無所不知,而現在著手於發動機的研究,他這才知道自己不過是井底之蛙。
知識永遠都不夠用。
不過喬山並沒有自暴自棄,他很快就把心態調整過來,像海綿吸取水分一樣積極的汲取知識。
勁頭十足。
“教授,我有個問題。”
張教授看向學生,“小喬你說。”
喬山走上了自己最為討厭的路——
他放下了舉起的右手,瞄了眼筆記本上的問題,快速地發問。
問罷問題,喬山看到對麵秦蓁臉上掛著幾分似笑非笑,這讓喬山覺得臉有點疼。
不過,習慣就好了。
……
秦蓁他們在四處跑。
在景德鎮待了半年多,熟悉了瓷器燒製的工藝流程後,三人小組又去了沈陽。
去那邊的研究所,聯合起來研究陶瓷基複合材料。
這一研究,韓東梅已經從學生變成了張教授課題組的研究員。
而秦蓁他們還在沈陽那邊呆著,偶爾會去一趟南昌、景德鎮,但回西安的次數屈指可數。
即便是同一課題組的韓東梅,這兩年來也沒有見過秦蓁。
以至於當秦蓁他們幾個出現在研究室門外時,韓東梅恍惚了下,聲音顫抖著喊了聲,“秦蓁?”
她印象中的秦蓁,是一個白白瘦瘦的矮個子姑娘。
可現在,出現在麵前的人臉上有一塊燙傷,那裡皮肉略有些糾結,讓人不敢仔細去看。
也讓韓東梅不敢相認。
“認不出來我了呀。”秦蓁笑著搖頭,“你這表情,怎麼跟見鬼了似的。我們有這麼可怕嗎?”
韓東梅有千言萬語,可是話到了嘴邊卻不知道該怎麼說。
她好不容易才找到機會,“你……”
“做實驗的時候不小心被咬了一口,沒事。”
秦蓁輕描淡寫地說了句,一旁的趙萍萍嘟了嘟嘴,哪是什麼不小心?
當時簡直都快要人命了好嘛。
被燙傷的師姐高燒不退,退燒針,冰袋都用上都無濟於事。
喬山心急,都想要放血治療了。
趙萍萍攔阻了他。
高燒了五天,昏迷著的人這才醒了過來。
對於臉上掉了一塊皮,她好像一點不在乎,而是問起了實驗進度。
實驗再度失敗,不過也有好消息就是了。
他們根據失敗的材料又排除了一個選項。
如今新的實驗在進行中。
這次可沒什麼心急火燎的研究員貿貿然的查看進度以至於險些被熱蒸汽燙瞎了眼睛了。
趙萍萍心裡頭五味雜陳。
倒是秦蓁問起了最近的情況,“我們一跑就是兩年,也不知道機械廠那邊怎麼樣。”
當初何師傅組織第一車間說要研製新的發動機,結果秦蓁他們去搞渦輪葉片了,這邊的事情全都撒手不管。
韓東梅難得見到秦蓁心虛,她忍不住笑了起來,“老師安排了人去那邊做交接,一直都有人盯著呢,就等著你們的葉片。”
說到葉片,韓東梅擰了下眉頭,她小心翼翼的問了句,“秦蓁,你們的實驗怎麼樣?”
“你覺得呢?”
張教授進來的時候,就聽到研究室內一片尖叫聲,“真的成了?太厲害了,你們怎麼辦到的,快跟我說說。”
當初之所以選韓東梅進研究室,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這個學生穩重,不算絕頂聰明但足夠的用心。
隻拿著秦蓁給的書單,就能一隻腳踏進門檻裡,這非常的難得。
沒想到,這個最是穩重的學生如今也這般激動失色,這讓張教授眼前一亮——
秦蓁他們幾個搞的渦輪葉片有進展了。
渦輪風扇發動機的關鍵技術其實是在風扇,也就是葉片上。
如何讓葉片耐高溫耐磨損,這是一個比珠寶切割加工還要難上一萬倍的技術活。
耐高溫合金材料實在是太難冶煉,國內的冶煉技術壓根達不到。
要是中蘇晚些年斷交,或許能夠從蘇聯人那裡學到更多。
可這也隻是一種美好的幻想而已。
實際上這條路根本走不通。
所以秦蓁他們就選了另一條路來走。
陶瓷基複合材料。
陶瓷耐高溫,但是太過於脆弱。
如果單純的用陶瓷不可以,在高應力的環境下,很容易就會土崩瓦解。
可如果再加上纖維材料呢?
纖維材料具有高強度、高彈性。
這也是過去兩年時間裡,秦蓁他們在沈陽那邊的研究所一直研究的內容。
而這個研究,終於有了收獲。
“我們對得到的纖維增強陶瓷基複合材料進行了再三的高溫實驗,現在得到的數據都還不錯。”
秦蓁向張教授遞交了他們過去這幾個月做實驗的數據。
“在這個實驗過程中,我們還有一個新的發現。”
資料上有碩大的六個字——陶瓷熱障塗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