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089 真千金隻想賺外彙35(2 / 2)

隻能說物有所值吧。

協議裡寫道“美元在近期內自先有水平下調10%-12%”,同樣升值的不值日元,還有西德的馬克,“美元兌馬克彙率從2.85下調至2.54-2.59的水平”。

從厚厚的會議記錄中不難看出,聯邦德國對這一目標很是懷疑,但作為旁觀者的英國和法國則是選擇站在美國的立場上。

廣場協議是導`火`索,起碼在永遠不會反思的日本人看來,正是廣場協議讓日本被美國裹挾,最終市場泡沫讓無數人從美夢中驚醒,不得不麵對一地狼藉,他們迎來了失去的二十年,甚至三十年。

事實上,這其中固然有美國的施壓,卻也不可忽視在其中日本方麵的積極態度。

美國人的施壓源於日本在八十年代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民生產總值一再攀升。

儘管距離美國的GDP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日美貿易中日本貿易順差將近370億美元,而這個數據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這樣是不對的。

美日兩國的高層達成了一致意見。

做兒子的怎麼敢怎麼能搶了老子的風頭?

美國政府施壓,日本未嘗沒有樂見其成的意思,畢竟日元升值有利於日本企業走向世界,進行海外擴張。而且戰後的日本需要一個全新的形象,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他們不想要背負戰爭犯的罵名。與美國合作,提升國際地位真的是再好不過的機會了。

儘管在未來三十年被無數的日本人詬病,甚至將責任推到美國人身上。

可秦蓁在這些不公之於眾的文件草案和會議紀要裡,看到了日本人的野心勃勃。

日本的財務大臣,大藏相(大藏省一把手)追憶,“六年前我被首次委任為大藏相那天,日元彙率是242,我離職那天日元升值到了219,人們稱呼我為強日元藏相。這一次,在日元升值到200前,我不會離職。”

日本人信念堅定,直到幾年後泡沫破碎,卻又恨不得將這一段全都塵封在記憶中,再也不被提及。

政治上的交鋒和普通人無關,卻又關係到每一個人。

隻不過對於絕大部分甚至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日本人來說,他們對報紙上的新聞知其然但並不知其所以然,政治離他們太遠,誰又會關心這個呢?

除非投機客!

廣場協議中自然有考慮到這些金融投機客帶來的潛在威脅,為此還準備了180億美元的儲備金來進行市場乾預。

不過金融炒作者的嗅覺是何等的敏銳?在廣場協議後第一個交易日,美元外彙下跌4個百分點,創造了倫敦和紐約外彙市場曆史最大單日跌幅。

而當金融家們在周一炒作日彙時,在上周末廣場會議開始前,秦蓁已經打電話給遠在倫敦的林珙,“手裡黃金全部拋售,全部買進日元。”

林珙人在倫敦,和秦蓁的聯係不算是特彆多,但是對這一要求他並沒有遲疑,毫不猶豫的執行。

儘管負責金融監督的人發現了倫敦外彙市場有大額的日元買入情況,不過那個金額又不算特彆大,並沒有被監督者放在心上。

至於東京外彙市場上更沒有覺得那些小量多次的外彙買賣有什麼問題,要知道這裡可是東京,從來不缺乏炒作日彙的人。

交易額多點有什麼好怕的呢?

兩個交易日,買入賣出,林珙覺得沒有什麼比這更刺激。

四個點的收益並不算多,但是廣場協議後,國際黃金價格受到影響,突如其來的跳水讓林珙狂喜不已,立馬將回收來的錢再度投入到黃金交易中。

畢竟五國聯盟投入了大量的準備金,這些錢都會用來維持外彙市場平穩過渡。

而國家“救市”就意味著有著無數的機會。

甚至林珙不需要秦蓁的遙控指揮,他已然摸清楚了“市場規律”,從9月22日廣場會議結束到十月下旬,一個月的時間讓林珙的炒作資金增加了30%。

這個盈利十分喜人,在和秦蓁溝通了最近的工作進展後,林珙笑著說了句,“所以當初你讓部長把我派回倫敦,為的就是今天?”

和秦蓁一個屋簷下生活了十年,林珙自詡了解秦蓁,但還遠遠不夠。

秦蓁比他想象中還要老謀深算。

是的,老謀深算。儘管那是一個比自己還要小上幾歲的年輕人。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可惜去美國太危險,不然往紐約那裡派幾個人效果會更好。”當然現在也不錯就是了,人不能貪圖百分百。

林珙聽到這解釋苦笑了下,“果然如此,看來是我想多了。”

他以為,秦蓁是怕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