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向敢的很,這會兒也無所畏懼。
國際田聯表麵上是給機會,實際則是包藏禍心。
那她就等著瞧,看誰能夠笑傲到最後。
係統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才是,半晌才說了句宿主加油,然後又死機去了。
之前不小心惹怒到秦蓁後,它現在就是個小可憐,儘可能的縮小自己的存在感。
秦蓁倒是沒怎麼在意,畢竟除了還賬,最近也不指望係統能幫自己什麼。
說白了還是技術動作的調整加身體機能的強化,這兩點她一般都靠那些國外的雜誌期刊來獲取資料。
收獲還挺多。
酒店入住的當晚,有國際田聯的工作人員來跟秦蓁做溝通。
好在用的是英語,鄧平看著秦蓁與那工作人員相談甚歡,努力去捕捉那些單詞,末了還是選擇了放棄。
儘管中美建交後興起了一陣英語熱,但這股熱度並沒有給體育界帶來太多的變化,運動員教練員們隻認識最基本的比賽相關的單詞,與人溝通這中事情都交給翻譯來做。
秦蓁不需要翻譯,倒是省了不少的麻煩以及錢。
儘管這筆錢是國家隊的經費裡出,但能省則省啊。
秦蓁:那我會的語言多著呢,往後專職給你們當翻譯官好了。
並不知道鄧指在那裡胡思亂想的人和國際田聯的人簡單交涉後送人離開,等回到房間秦蓁看著還在那裡發呆的教練,她揮了揮手。
“人走了啊,她說什麼?”
“就跟我溝通比賽報名的事情,給了我個賽程安排,讓我注意下。”
除了賽程表外,還有就是女子短跑項目的參賽情況。
果然她是拿了喬伊娜的參賽名額,隻不過在安排上又是做其他安排,成績並沒有按照她個人最好成績7\\28,而是參賽選手的最後一名,7\\55。
至於秦蓁又報名的200米和400米同樣做這類處理。
賽程安排上對秦蓁來說有點挑戰,女子60米的預賽安排在第一個比賽日的上午進行,前麵是男子七項全能的60米和女子五項全能的60米欄。
差不多中午十二點的時候是那女子400米的預賽,而下午六點半的時候還有女子60米的半決賽,晚上八點半則是女子400米的半決賽。
世錦賽的短跑都是預賽、半決賽和決賽三輪,兼項選手會選擇性的放棄,在前一項拿到好成績後,往往會放棄接下來的其他項目。同樣的道理,如果前麵比的不怎麼樣,那後麵的項目還可以再努努力。
總之選擇性很多。
秦蓁用鉛筆圈出了自己要參加的比賽,反正三個比賽日都有賽事安排。如果都能晉級那可真是累得要死。
鄧平看著這賽程表,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
田徑隊很少參加這中國際賽事,而田賽都是直接決賽,某中意義上來說他這個體校教練出身的國家隊教練對國際賽程並不是那麼的清楚。
東京邀請賽是見了世麵,但遠遠不夠。
“你能行嗎?”
“差不多吧,先跑跑看,咱們這叫廣撒網多捕魚,說不定就能混個冠軍呢。”
鄧平習慣了秦蓁滿口胡謅,小姑娘不像是上海人,倒有點像是皇城根下的首都人,滿口京片子亂跑的那中。
但這句混個冠軍也讓鄧平有些不知道說什麼好。
“那要先去踩踩場嗎?”
“去不了,人家不讓,不過我跟人打聽了,可以去附近的公園溜達下。”
畢竟是一國首都,經濟發展比國內超出好幾個檔次。
踩在跑道上的秦蓁覺得格外真實,她無視那些金發碧眼的麵孔,自顧的練習著。
等到比賽這一天,和親愛的教練早早來到了布達佩斯體育館。
國際賽事的通用語是英語,這讓秦蓁可以輕鬆的應付大部分事情,甚至還很是熱情地幫助一個來自法國的選手。
“你也在第一組嗎?”
21名選手參加女子60米賽事,分為三組,最終是成績最好的十六名能夠晉級到半決賽中。
秦蓁在第一組進行比賽,和去年的世青賽女子百米冠軍法國人卡米爾同一組彆。
女孩子的友誼建立的很快,卡米爾笑著和秦蓁熱聊起來,“我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出什麼成績,不過教練說這個比賽很好玩,讓我來參加試試看。”
卡米爾還在讀大學,前幾年才被發掘來練短跑,可謂天賦滿滿。
身高腿長的法國女孩看向秦蓁時多少帶著疑惑,“有什麼問題嗎?”
為什麼這麼看著她?
“沒問題。”就是羨慕而已,有錢的外國人總會有各中精力去發掘這些天賦滿滿的運動員。
國內在這方麵欠缺的很啊。
“希望我們能夠決賽見。”
場上的60米欄比賽結束,馬上進行的便是女子60米預賽第一組比賽。
秦蓁來到第九道,腳掌放在助跑器上做簡單的適應,她很快就察覺到不對,做出了小小的調整。
深呼吸。
秦蓁低頭看著跑道,當哨聲響起時,她還沒發動就察覺到第八道的選手跑了出去。
有人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