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
傅鵬霄讀書的時候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天才,隻是天才的同學在中美建交沒多久後便離開了國內去美國發展。
臨走前,他說這塊土壤太過於貧瘠,開不出最豔麗的花。
這句話,傅鵬霄記了整整十三年。
在知道秦蓁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就可以完成電路板的檢修時,傅鵬霄想知道,這塊貧瘠的土地能不能綻放出最美麗的花。
“我大學讀的是機械專業,後來又去水利局工作了一段時間,86年的時候調到了這電子廠工作。”
雙飛電子廠是國營工廠,原本的半導體廠。
隻是八十年代後期,國內半導體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毫無競爭力,再加上被外國貨衝擊,有段時間半導體廠幾乎維係不下去。
“後來改了名字,說起來也是運氣好,現在我們主要是個一家日本的半導體廠做代工。”
這就是小縣城,之所以能給日本半導體企業做代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珠三角那邊的代工廠勞動力成本高昂起來。
成本考慮,這個北方小縣城倒是成了首選。
靠海,有港口,海運還算方便。
當然,傅鵬霄沒說的是,當年日本侵華期間這個北方小城市也有日軍駐紮,還有一些工廠都是那會兒建的。
日本人對這裡熟悉,根據傅鵬霄的猜測,這很可能是日本人會讓他們進行代工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需要重新建廠,隻需要給與生產線和技術上的一些支持就夠了。
“這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專利,咱們的工人也都是養家糊口掙個飯錢。”
他祖輩有的死在抗日戰爭中,能不恨日本人嗎?
可現在是和平年代啊。
發展經濟填飽肚子讓家裡人過好是第一要務。
要是戰爭再起,傅鵬霄會第一個上戰場,給祖輩報仇。
但現在,他隻能坐下來和日本人談生意。
“我跟你說這些做什麼?”
傅鵬霄把書遞給秦蓁,“你要是看不懂就來問我,我要是不會還能幫你再問問人。”
不惑之年的傅鵬霄看著比實際年齡稍微老了一些。
實際上這是年代特色,吃了太多的苦頭的人總是掩不住的歲月痕跡。
“我明白的。”
明白這人的糾結之處,也明白他對自己的期許。
結果傅鵬霄遞來的書,秦蓁多問了句,“咱們是給哪個日本半導體企業代工?”
“東電。”
秦蓁點了點頭,東電電子啊。
“聽說他們的半導體設備做的也挺好的,我在想咱們啥時候能生產設備。”傅鵬霄歎了口氣,當時國內企業高校引入那些半淘汰的生產線,一條就造價百萬美元。
得生產多少集成電路板才能有百萬美元的利潤呢。
“先掙錢嘛,攢了錢再來發展,有機會的。”
難得遇到個明白人,隻不過明白又如何?大環境下沒有國家補貼彆說半導體設備生產的發展,連半導體技術發展都無法保證。
明白反倒成了一件極為痛苦的事情。
不過沒關係的,她會幫助傅廠長實現這個夢想的。
“到時候咱們有了設備,就躺著賺錢。”
傅鵬霄看著小女孩臉上那天真的笑容,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那就全靠你了。”
“包在我身上。”
其實傅鵬霄這時候也隻是當秦蓁在逗他開心,他一個國營廠的廠長還能不知道,工廠發展的艱難?
雙飛電子廠每年盈利的大部分都要上繳稅國庫,隻剩下10留用。
這百分之十能有什麼用處?壓根不夠用。
何況產業轉型從來都不是個簡單的事情。
隻不過今天話多了兩句,便是跟秦蓁閒扯了起來。
憋悶在胸中的壯誌豪情都被念叨了出來。
其實能夠把秦蓁培養出來,給國內的電子工業發展輸送個人才,他已經覺得這是電子廠祖上燒高香了。
畢竟這就是個沒有研發沒有技術隻做代工的電子廠而已。
但傅鵬霄沒想到的是,十三年。
十三年前老同學一番話幾乎擊垮了他,而秦蓁卻又用了十三年,讓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當然這是後話,且不提。
秦蓁拿著從傅鵬霄這裡淘來的書回家去。
剛回到大雜院,李大嫂就把秦蓁抓到了一邊去。
“怎麼了?”
李大嫂努了努嘴,“你爸之前有個對象你知道吧?”
“知道啊。”不是因為丟了工作連對象都丟了麼。
“好像不能生,跟她男人離婚了,這不又被你爸撿到了。”
秦蓁聽到這話樂了,“我爸不愧是收廢品的,撿人的本事也一流。”
李大嫂看這孩子沒心沒肺氣不打一出來,“你這孩子,跟你說正經事呢。”
“我知道,嬸子我偷偷跟你說個事哦。”
“啥事?”
秦蓁踮起腳,“一般兩口子不能生問題都出在男的身上。”
李大嫂:“……”不是,你這孩子懂得是不是有點太多了,咋這都知道!
作者有話要說: 秦蓁:我就是百科小能手
晚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