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男人們都是大肚漢,尤其累了一天,乾的工作都是超級消耗體力的,甩開了吃,都是幾十串幾十串地擼。
一邊擼串一邊認真地討論起未來的出路。
也有想回老家開武術班的。小地方不像大城市要求那麼高,非要科班出身,當然與之對應的是也不像大城市的培訓課收費那麼高,生源那麼多。
也有想回家做小生意的,開飯館、開奶茶店等等。
“自媒體!”有人說,“除非你有彆的一技之長,或者有什麼項目可以投資,否則,像咱們這樣的人,最好的出路就是自媒體!”
“如果紅了,成了百萬級、千萬級up主,那錢也是嘩啦啦地來。”
“頂流自媒體一年也能上億。”
大家噓他:“那你怎麼不紅?你又不是沒做過。”
“紅是一種玄學!”那人嘴硬道,“我這不是還沒掌握流量密碼呢嗎?”
廿七又招手叫了服務員加菜加酒,然後請教:“什麼是自媒體?”
廿七這個人,長得帥,功夫硬,很會與人相處,大家服氣他也喜歡他。
包括被他搶了小鮮肉指定替身的,對他也沒什麼怨言。
隻是這個人日常穿衣都是名牌。劇組裡識貨的人多,私底下說過,都是真貨。
然後大家又發現他那輛“大號電瓶車”原來是燒油的摩托車。
艸了,買摩托車還買踏板的,怎麼想的,有病吧?
再一問價格,十幾萬??
更艸了!十幾萬都能買輛正經的車了!要是買個特彆拉風的摩托車也能理解,誰他媽買個大號電瓶車啊!
後麵裝個箱子就可以送外賣了。
這是難得能讓廿七都心梗的事。
他們問起來,他隻能無奈地說:“家裡人給買的,覺得踏板車看起來安全。”
的確,踏板車看起來就是比彆的摩托車有種安全感。
看上去就是會老老實實上下班通勤的感覺。
絕不會去秋名山飆車。
阮卿就是這麼感覺的。
其他那些款,什麼複古什麼巡航什麼ADV什麼跑車,都給她感覺隻要一騎上去,人立刻就要變得狂野。
要一身皮衣,兩臂刺青,叼著大雪茄,騎車走天涯了。
還是踏板車好,大姐之友。
總之,騎著十幾萬踏板車,又從頭到腳一身(阮卿置辦的)名牌的廿七,其實大家私底下也早就議論過他了。
都懷疑他是什麼有錢人家的少爺,懷揣著武俠夢到劇組來體驗生活來了。
就這種人,在劇組這種特殊環境出現的概率還真挺高的。
尤其廿七的確有時候會問出一些怪問題。
就是感覺大家都該懂的常識,他好像很匱乏。
明明待人接物說話做人都特彆接地氣的一個人,有時候又會忽然不那麼接地氣了。
大家就更懷疑他可能是那種脫離人民群眾的階層了。
現在他問什麼是自媒體,大家也見怪不怪了。
其實也沒人能真的說得清到底什麼才是自媒體,都是各自的理解罷了。
解釋完,廿七也有自己的理解了:“就是拍短視頻的。”
要這麼理解也不算錯,拍短視頻的肯定是被包含在了自媒體這個定義裡的。
而且這些人能接觸的自媒體,還真就都是拍短視頻的。
對短視頻這個東西,廿七還真稍稍有一些了解。
首先,阮卿喜歡看短視頻。她當然也喜歡刷劇,但她快進刷。這個劇要是喜歡,她刷完劇之後,會一直刷由這部劇裡的精彩內容剪輯的高光片段的短視頻。
她愛這些片段甚於愛劇本身。
比起來,廿七更願意踏踏實實從頭到尾觀看一整部完整的電視劇,而且是用原速度看。
要問阮卿她為什麼不能這樣?阮卿就告訴他:“已經沒有那種耐性了。”
信息碎片化,就隻想看高光情節、名場麵,直接刺激G/點,直接快樂。快樂就完事了。
這就是信息爆炸社會的人的現狀。
但廿七對短視頻一直感觀很不好。
不僅是因為他更有耐性去觀看完整的故事,去了解梗概因果和細節,也是因為之前幾次被人偷拍放到網上被人矚目的經曆不太愉快。
劇組裡會禁止偷拍現場,但是並不加禁止個人拍攝自己的短視頻。
比如有的群演,從早上集合就開始拍了:“來早了,還沒人呢,早飯都沒吃,耐心等。”
服裝來了:“搶到了兩隻鞋,怎麼好像不是一雙?我天,臭死了。以後大家上戲能不能洗個腳再來啊?”
中午吃飯:“來了來了,咱們來鑒定一下哈,看看這個劇組的盒飯怎麼樣。請叫我盒飯鑒定大師。”
武行裡也有拍的。
擼起袖子,露出一片淤青,對著手機鏡頭歎息:“乾這行的就是這樣。磕磕碰碰常見,骨折甚至沒命都有可能。誰叫咱們就是吃這口飯的呢。”
說完,對著鏡頭無奈地一笑。
滿是生活的滄桑……
其實周圍全是人,他為了不讓彆人入鏡,蹲在服裝車旁邊,把車身當背景板用。
廿七就蹲在離他不遠的空地上,和彆人一起吸溜X哥或者X姐請全劇組的奶茶,看著這些或充滿激情熱力或滄桑深沉的拍視頻的人,感覺一言難儘。
真的,不管鏡頭裡麵怎麼樣,以路人視角去看短視頻拍攝現場,特彆一言難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