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缺個章節名吧(1 / 2)

宋疆 青葉7 5356 字 11個月前

缺個章節名吧

大理國宣仁皇帝段正嚴,曾被宋徽宗賜封為金紫光祿大夫、雲南節度使、大理王等。

而隨著宋室南渡,以及當年太祖皇帝對於大理的“不暇而略”之策,使得大理與宋之間有所疏遠,但即便是如此,大理國每年依然會向大宋稱臣納貢。

這也讓天天被金人欺負的趙構等皇室,能夠從遠在西南邊陲的大理國身上,找到一絲上國的威嚴跟自豪感。

如今的大理皇帝段正興,身為段正嚴之子,當年在其宰相高量成的幫助與支持下,爭奪到了大理的皇位。

而今段正興越發信佛,以及宰相高量成同樣是年事已高,所以大有效仿其父出家為僧、禪位於子之意。

“大理派遣而來的使臣,則是大理太子段智興之子段智廉,是以來我大宋求取大藏經為名而來。”被趙構訓斥了一番的葉青,站在德壽宮內的宮殿內,

向趙構稟奏著快要到達臨安的大理使臣動向。

而讓葉青很納悶的是,大理國這個國家的名字真是奇特到了極點,段正淳、段正嚴、段正興,若是在漢人眼中看來,必然是兄弟三人之名才對,但誰能想到,這特麼的竟然是祖孫三代!

而當今大理皇帝段正興之子,大理當今太子段智興,為其後取名一事兒上,完全尊崇了三代一名的傳統美德,段智興、段智廉、段智祥祖孫三代。

“那你可知道他們的真實意圖是為何而來?”趙構瞟了葉青一眼,走回位子前坐下繼續問道。

葉青腦海裡琢磨著這些年的大理國勢,結合著如今皇城司能夠得到的消息,沉思了一下道:“神宗年間,大理國皇帝段壽輝迫於形勢,不得不禪位出家,把大理皇位讓給了段正明,而後被高智升、高升泰父子所廢,高升泰則成了大理名正言順的皇帝。雖然高升泰臨死之前,囑托其子高泰明把大理皇位還給了段氏段正淳,但高家在大理向來是隻手遮天、顯貴無比,即便是皇家段氏重得皇位,但也不得不看高家的臉色行事。”

“說眼下,那些事情朕知道的不比你少。”趙構沒心情聽葉青在此跟他講大理段氏跟高家的恩怨情仇。

“是,太上皇。”葉青心裡頭衝著趙構比劃了一個中指,而後繼續道:“臣得到的消息來看,如今不論是大理皇帝段正興,還是大理顯貴高家之主高量成,均年事已高,段正興有意效仿其父禪位出家為僧,而高量成的兩個兒子,高壽貞、高壽昌卻是有著十足的狼子野心。當年高泰明因迫於大理未曾歸順高家的諸府,特彆是諸部的壓力,不得不把皇位還給了段家,但如今想必高家勢力比起當初更為龐大,所以若是段正興真有意禪位,其子段智興的皇位怕是也坐不安穩。而段智興在這個時候派其子出使我大宋…。”

“你是說他們來臨安,是有求於朕?”趙構發問道。

“臣猜想恐是如此。”葉青低頭回答道。

葉青不相信趙構這個老狐狸,一生都在跟臣子、官員玩權謀、鬥心機的老狐狸,能夠看不透大理的形勢,何況這些事情,在大理使團進入大宋後,皇城

司都已經向他稟奏過了。

所以此刻的葉青有些拿捏不準,趙構問自己這些事情,到底是隻問了自己,還是連剛剛在他前麵的史彌遠、韓侂胄也被詢問了一番?

而他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放棄太祖不暇遠略之策,打算支持大理段氏?即便是如此,那他的目的是什麼呢?

他既不敢當著麵問趙構,趙構也沒有主動告訴他的意思,君臣二人在德壽宮的大殿內沉默了一會兒後,葉青就被趙構一個滾字給放了。

韓侂胄、史彌遠早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萬壽橋頭,隻有王倫站在那裡等著自己。

“漕、兵、探?”葉青跟王倫走上萬壽橋,低頭看著腳下莫名問道。

“不錯,三個字相互對應著你們三個的名字,所以當下,你可以過段踏實的日子了。”王倫歎口氣,有種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感覺,心裡頭自然是也替葉青感到高興。

而葉青卻是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剛才在殿內

,與趙構的談話還在耳邊縈繞。

他當然不相信趙構是閒的蛋疼,沒事兒不跟真正的臣子去對奏,而是把自己當成了肱骨之臣來跟自己議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