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 兵 探
韓侂胄的消息很簡單,那就是不論是太上皇還是聖上,都有意讓他們三人一同前往大理,以此來威懾跟壓製下大理高家,而後把大理段氏扶上皇位再送上一程。
這樣的消息對於史彌遠跟葉青來說,如同意料之中、預料之外。
剛剛從建康回到臨安時,三人分彆被趙構訓斥了一番,但又同時問了一些關於大理的問題,而三人也都給出了各不相同的答案。
所以如今趙構有意讓他們三人一同前往大理,這其中到底還有沒有其他玄機,暫時他們三人還無法完全窺透。
但起碼站在葉青的角度來看,朝廷讓史彌遠、韓侂胄兩人前往大理,怕是除了維持大宋上國的威嚴,以及上國的責任外,也是有意讓兩人多撈一些政績
。
而至於為何讓他也去,葉青則是有些猜不透了,不過從趙構給他們三人每人一字,漕、兵、探三字來看,也可能便隻是如同字麵的意思一樣,讓自己無法再向在金國 、夏國時那般一人獨斷了。
“不夠。”葉青搖搖頭,意料之中的事情,若因為這點消息,就想要分頗黎一杯羹,韓侂胄可是就有些想當然了。
“不錯,確實不夠。”史彌遠也要搖著頭,不同意的說道。
兩人的反應韓侂胄顯得並不意外,預料之中一般,看著人聲鼎沸的宮殿群臣舉杯的場景,回過頭看著兩人繼續道:“建康安撫使楊簡將前往淮南東路揚州任安撫使兼知府。”
說完後的韓侂胄,不自覺的看向了神色自若的葉青,虞允文如今是淮南東路安撫使,隨著楊簡過去之後,虞允文的安撫使顯然是不可能再繼任下去了,
不過算算時間,如今也已經快三年的時間了,也算是朝廷的常規操作罷了。
史彌遠嗤之以鼻道:“楊簡是誰,跟誰要好,這誰不清楚,韓大人這是刻意在我們二人麵前耀武揚威?”
“難道你們就不關心,楊簡去了揚州,那麼虞允文該去哪裡?三年之期將近,虞允文是回臨安呢,還是轉任其他地方?”韓侂胄神秘的問道。
“這事該是虞允文操心才對不是?”葉青不動聲色的道。
三人心照不宣的互看了一眼彼此,仿佛都能夠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一絲絲陰謀的意味兒。
不論是史彌遠還是韓侂胄,或者是葉青,若是有可能,他們更願意前往各路擔任差遣,而不是一味的守在臨安。
若是官品低的官員,或許會為了品級的升遷,而願意選擇留在臨安,如此一來,能夠結交的各級官
員、衙署要員的機會也就更多一些,對於他們的仕途自然是更有利一些。
而對於眼前的三人來說,特彆是韓侂胄、史彌遠二人,他們根本不在乎朝中有沒有人,因為他們的家世背景,足以撐得起他們不在臨安的時候,臨安各個衙署跟他們之間的利益關係,所以前往各路而非是天子眼皮子底下撈取政績,是他們更願意去做的一件事情。
一方大員的權利,在這個時候,遠遠要比一個六部尚書更吸引他們這些家世背景、根基淵源同樣深厚的豪門望族。
在臨安終究是仰天子鼻息,凡事需得小心翼翼,即便是能夠憑借“京官”這一個特殊的差遣,而能夠得到各路官員的尊重跟討好,但終究是仰人鼻息,無法施展的開的拳腳,權利永遠都會被人限製。
何況以他們如今的年歲,已經是朝堂之上年輕一代的佼佼者,官品仕途甩出同輩之人一大截,稱之
為青年才俊毫不為過。
所以如今在臨安若想要繼續升遷仕途,除了熬資曆以外便無其他路可走,而且稍有不慎,還有可能因此惹怒天子,從而使得自己好不容易攀爬上去的仕途一落千丈,對於自己的前程或者是背後的利益集團,完全沒有明顯的好處。
但若是能夠以如此年紀,掌一路一府,在這個信息極為不發達,凡事兒都可以輕易的欺上瞞下的年代,成為一路諸侯,才是他們最想要仕途之路。
完全可以很輕易的分析出利害得失,一個一省一把手,一個京官尚書,在你朝中不用操心有人的情況下,你會選擇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