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勸諫(2 / 2)

宋疆 青葉7 5268 字 12個月前

而相比較下來,當今太子則是連趙昚的這一點兒魄力都沒有,常年被強勢的李鳳娘左右著決定的他,很難會同意自己提出來的聯盟抗花剌子模人的謀劃,所以葉青想要讓這個計劃成功,唯一能夠依仗的人,便就是趙昚。

“朕愧對天下蒼生跟宗室先帝啊。”趙昚仰天長歎道。

“稟奏聖上,這一切還來得及,隻要聖上答應臣的請求,一切都為時不晚。如今金人已然勢落,對於我大宋完全無法再形成威脅。而今臣又收複了北地四路,此時正該是聖上利用這一大勝,來確立我大宋

朝正統地位的最佳時機。聖上可不賜封金、夏乃至韃靼人,但隻要再次賜封大理國太子,自杞、羅殿的使臣,先行於西南各國間,確立我大宋朝宗主國的地位跟身份,如此也是一件揚我大宋威名的不世功績。”葉青不等趙昚多愁善感完心中的想法,便搶先說道。

何況,曆史上每一個國家的強大與衰落,細細琢磨開來,基本上都是通過一兩場關鍵的戰役為轉折點,而後勝利者開始走向昌盛,失敗者開始走向衰敗。

如今葉青自己北伐收複北地四路大勝,同樣也被他看成了大宋再次強盛的一個轉折點,加上若是聯盟金、夏、韃靼人一事兒成功的話,那麼在華夏疆域上,大宋朝必然會因此而居高於他國地位之上,成為諸國之首,也能夠以此再次走向強盛,哪怕是再次統一華夏也非是癡人說夢。

“朕…。”趙昚神情複雜的看向葉青,有些憔悴疲憊的麵龐,既有因為葉青的一席話而顯得振奮的神情,也有瞻前顧後的憂慮閃現其中:“朕是怕如此一來,今夜會發生大的變故,若是鬨到了那般地步,

大宋朝當著各國使臣的麵,顏麵何存?”

“還請聖上恕罪。”葉青突然單膝跪地,對著趙昚沉聲說道:“今夜變故恐怕已經由不得聖上您的仁善之心了,臣若是所料不錯的話,如今皇城外麵,已經布滿了韓侂胄自西南帶回來的八千人馬…。”

“當真?”趙昚的身形一陣恍惚,眩暈的感覺讓其搖搖欲墜,隨著葉青急忙起身,扶著趙昚坐下。

葉青繼續凝重的說道:“聖上想必還記得,前些時日剛剛下旨於韓侂胄維護錢塘縣的治安,今夜韓侂胄必然會借著聖意,把他手裡的八千人馬統統調入臨安城內。臣以為他此舉便是在向聖上施壓…。”

“如此說來,你的人也已經在皇城外了?”趙昚接過葉青手裡的茶水,有些虛弱的問道。

“請聖上恕罪,臣是怕…。”葉青再次跪地說道。

“起來吧,不必解釋了。”趙昚又是長長的歎口氣,本就虛弱的他,加上這兩年為了居孝而吃素的緣故,今夜如此緊張的情形下,已然是讓他的身體開始有些吃不消了。

“趙汝愚、韓侂胄必然是會擁護太子於今夜繼位,臣甚至懷疑,太子今夜入主延和殿,便是他們二人的主意。而聖上若是還想要為大宋的江山社稷著想,即便是想要於今夜禪位,也當該…。”葉青繼續隱晦的逼迫著趙昚道。

“若是朕隨了你的心意,今夜的變故可否能平和的消失於無形?”趙昚已經不願意聽葉青的長篇大論,擺了擺手開始直接要結果。

這樣的舉動也符合他這兩年的行事作風,朝堂之上的事情,王淮稟奏時,他感興趣的就多問幾句,不感興趣的,便隻問問結果,而後便全部交由王淮來處置。

所以這樣的惰性,讓趙昚經過兩年的潛移默化後,已然成了他如今的標誌性處理朝政的作風。

“當著諸國使臣的麵,聖上當該先行賜封,而後禪位,如此一來,即讓太子繼位,也能夠讓趙汝愚、韓侂胄為首擁護太子的臣子無話可說,繼而便可讓今夜的動亂消失於無形。請聖上放心,皇城外臣所掌的人馬,若是無臣的命令,決計是不會跟韓侂胄的人

主動起衝突的,臣之所以隱瞞聖上,一是臣沒來得及,二是臣擔心會引起韓侂胄的敵意,所以臣才會命手下,隻要韓侂胄的人出現,他們才能去阻止。”葉青寬慰著說道。

“殿前司、侍衛司的人,這些時日已經由太子府的衛隊接管,葉卿可知此事兒?”趙昚原本皺成一團的眉心,此刻稍稍有些舒緩的問道。

“請聖上放心,皇城司、殿前司、侍衛司不論任何時候,向來隻忠於聖上您一人。”葉青堅定的說道,也算是徹底打消了

趙昚心頭最後的一絲疑慮。

“招吏部尚書史彌遠來見朕,朕立刻擬旨。”趙昚疲憊的說道。

“臣遵旨。”葉青的語氣之中,帶著一絲的興奮說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