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雞儆猴
宋廷南渡以後,從來不缺軍事上的將帥之才,缺的一直都是朝廷對於各路大軍的鼎力支持與信心。
不論是虞允文還是辛棄疾,抑或是韓侂胄等等,使得宋廷不乏能征慣戰的將帥,但多年以來一直都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受到金、夏、蒙的欺壓,與朝廷的軟弱以及不思進取有著極大的乾係,同樣也跟宋人在朝堂之上善內訌、喜權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
葉青不能夠立足於朝堂之上給予朝廷的將帥提供一個穩固的征戰後方,讓他們心無旁騖、全心全意的與金、夏,乃至蒙交戰,所以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盤踞於北地,牢牢的掌控著這裡的所有一切,再借助朝廷遠遠強大於金、夏、蒙的財力、物力來支持虞允文、辛棄疾等人一展平生抱負。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葉青從不相信憑借自己的個人魅力,就能夠讓虞允文、辛棄疾、蕭振等人死心塌地的追隨自己,何況他也從來沒有如此樂觀過。
所以他盤踞北地之後,要做的便是以一己之力頂住朝廷的壓力,而後給虞允文等人提供一個施展生平抱負的穩固平台
,讓他們能夠不受朝廷勾心鬥角的影響,在北地一展他們的才華。
如同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以漁一般,葉青給予了所有人一個寬鬆環境下的平台,讓其在這個平台上施展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抱負,而不是事事躬親,從而才形成了如今北地八路這般,以他為首的強大勢力集團。
虞允文在葉青撤離關山固關後,便成了對夏一戰的統帥,蘭州、平涼兩地如同兩個大後方一般,虞允文所鎮守的蘭州,完全可以替李橫、墨小寶等征戰者抵擋住來自大散關的壓力,而平涼便可以在糧草兵器戰馬等物資上,給予李橫、墨小寶等人充足的支持。
戰事存在著很多偶然的因素,但葉青攻夏的大體框架則是一直固若金湯,從未走形,李橫鎮守關山已有兩年的時間,所以從以守為主的策略經驗上來講,無人能夠出其左右,中衛這一城,也就必然需要以李橫為主來鎮守,阻擊夏人南下蘭州,抑或馳援河西走廊的涼州。
墨小寶、鐘蠶、田琳則是當年跟隨著葉青殺出關山,對於夏人的了解不在李橫之下,更為重要的是,三人比起善守者李橫來,在戰場上的鋒芒可謂是更為咄咄逼人一些,所以由他
們主攻最是合適不過。
虞允文坐鎮蘭州為統帥,李橫、曆仲方、劉克師鎮守中衛讓夏人不得南下馳援,墨小寶、鐘蠶、田琳為主攻河西走廊,賈涉不得不坐鎮平涼,為三者提供大量的糧草物資供給。
隱約之間,在一片混亂的戰事之中,一個堅固的鐵三角便悄然布局成型,若是說美中不足的話,恐怕就是六月十日時,葉青迫不得已對於劉克師跟賈涉的顛倒差遣,一直如同一根刺一般,讓葉青心裡很難放心下來。
但不管如何,自固關撤離之後,葉青便不能再去思考夏境一事兒,既然全權交由了虞允文來統領,那麼接下來的他,便是在河套三路守好金人有可能的來犯便足矣。
紹熙四年六月二十日,葉青率五千種花家軍,以及王重、謝倫所率的隴城營三萬以步軍為主的大軍,抵達京兆府長安城下。
此時的長安城內,除了白純一人以外,並沒有人知曉金人即將來犯的消息,所以當葉青突然率大軍出現在長安城下,瞬間便在長安城內引起了一陣恐慌。
慶王趙愷、崇國公趙師淳、葉衡等人,一邊指使官吏安撫長安百姓的同時,一邊急急忙忙出城,迎接突然回到長安的
葉青等人。
王重、謝倫在長安城休整一日,而後便率領著三萬人馬,前往河套三路與金人河東北路、河東西路所接壤的鄜延路,與其安撫使劉敏行彙合。
長安衙署內,隨著虞允文等人離去,此時的衙署多少顯得有些空蕩,而在葉青自昨日回到長安後,即便是已經過去了一日的時間,但整個長安城,甚至就連如今的衙署內,還是能夠感覺到一絲人心惶惶的不安感。
慶王趙愷一直時不時的把擔憂的目光投向葉青,趙師淳同樣如是,時不時用眼角撇著昨日裡回到長安的葉青,葉衡微微皺著眉頭,即便是他,也不清楚,為何葉青會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率領如此多的兵馬抵臨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