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三個閨女的娘 二十二(2 / 2)

聽了這話,看著母女四人的目光好多都變了,就連邊上一個先前沉默不語的婦人都笑著和她閒聊,一會兒後壓低聲音問,“你們家大閨女過年十五了吧,長得真好,人又勤快。該議親了吧?”

“不著急。”楚雲梨開始還以為邊上這婦人為人冷淡不愛說話呢,這會兒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先前應該是她怕自己被餘光宗遷怒不和自己來往,這會兒聽到餘光宗說還是一家人,所以她才熱情起來。

婦人繼續道,“怎麼能不急呢?年紀過了好後生都被挑走了……我外甥今年十八,家境還算殷實,人也老實肯乾。要不要相看一下?”

餘糧彆開眼,假裝沒聽見。

楚雲梨搖頭,“不要。”她壓低聲音,“前麵我做的那些事相信你也有所耳聞。我侄子認我回去,應該是對三姐妹的婚事有想法。你確定要壞他的事?”

那不是結親,而是結仇了!

婦人不說話了。

接下來倒是還好,好多人豔羨地往這邊看,許多人暗地裡讚餘秀才大度明理。

察覺到周圍許多像是對貨物估價一般的目光,餘糧的心情並不好,好在也沒人上來打擾。筵席後楚雲梨出門時,好多人都跟她打招呼,比這來時都熱情不少。

出了知味樓,外麵冷風一吹,餘糧隻覺得本就有些冷的心更冷了,“娘,大哥這是圖什麼?”

楚雲梨淺笑,“無論他圖什麼,今日之後,他隻會更恨我們母女。”

接下來幾天,生意還是照常做,有那喜歡玩笑的人會笑著打趣幾句諸如“你侄子都中了秀才以後你們也跟著享福”的話,楚雲梨全都一本正經的拒絕,“我們早已經分家,如今是兩家人,他就算要孝順,也輪不到我,我們隻是有些仇怨的親戚。”

把開玩笑的人說了個沒臉,那些人回去之後就添油加醋一番,說鎮上賣醬肉的李娘子揚言自己和餘秀才隻是普通親戚。

所有人都不明白為何她要分得這樣清楚,尤其在餘秀才都已經示好表示不計前嫌的情形下,她這樣的態度難免讓人覺得性子太倔。

一轉眼,到了餘家宴客的日子。餘家和知味樓不同,沒有那麼大的手筆,發出的請帖都是餘光宗親手所寫,隻有鎮上和縣城過來的客人才有,至於各個村裡的人,都是自覺前去。

周邊的鋪子都收到了請帖,就連楚雲梨都收到了一張。可以說,餘光宗做足了想要和好的派頭,要是楚雲梨不接茬不答應,就是她們不識好歹。

楚雲梨不打算識好歹,到了那天直接關門休息,大半的人都去餘家賀喜了,應該沒有幾個人買醬肉。

不止她沒去,過午的時候,餘成富反而到鎮上來了,一家人一起吃了午飯和晚飯。

三房這樣不給麵子,餘光宗覺得三叔看不起他,在席上表示以後和三房橋歸橋路歸路。

張氏更是說自己如今傷還沒養好,三弟妹出手太重雲雲,惹得眾人都在說楚雲梨的不是。

那天之後,平時喜歡和楚雲梨打招呼的人瞬間就少了,尤其是最近才熱情起來的那些人又見不著了,連最近的生意都冷淡了許多。甚至還有人明裡暗裡的嘲諷她不會做人。

楚雲梨要麼不理,要麼直接罵了回去。

反正就一個態度,她和餘光宗沒關係,兩家還有仇!誰在她麵前提餘家她就跟誰急!

到了冬日,天氣寒冷,楚雲梨不太出門。鎮上的氣氛卻熱烈,好多商戶輪流邀請兩位秀才上門做客,二少爺經常沒空,倒是餘光宗喜歡竄門,今天這家明天那家出足了風頭,還傳出好幾家的姑娘都心悅於他來。

不過,沒幾天餘光宗和縣城中的富商劉家長女很快定下了親事,關於他的風月事跡少了,眾人卻愈發熱情,他的甚至風頭隱隱蓋過了知味樓二少爺。

要知道,二少爺再厲害也隻是一個酒樓的少爺,那劉家可是在城中有十幾間商戶的人家,據說還與縣老爺家中有關係呢。

而二少爺已經成親,想要娶得力的妻子是不能了。休妻另取可是會讓人詬病的。

也就是說,餘光宗這門婚事一成,前途肯定比二少爺還要好。

短短小半年,餘光宗身份大變樣,說是一步登天也不為過。

轉眼到了臘月初八,楚雲梨熬了臘八粥,餘成富今日也到鎮上來了,一家人正熱熱鬨鬨喝粥時,有官兵騎著馬從鎮子口洶洶而來,分成了兩撥,一波去往知味樓,另一波去往柳村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