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2)

大唐第一廚 浮雲素 5618 字 8個月前

她總算沒有拒絕莫文遠的幫助,小小的孩子在廚房裡上躥下跳,一會兒看火熬製桃子醬,一會兒分麵團。

一塊一塊的麥麵被他從長條麵上揪下來,整齊擺放在砧板上,形狀相似,份量相同,比林大娘做得都好。

林大娘與莫小狗被分配去做體力活,揮舞菜刀,將桃塊剁碎。

莫文遠邊掐麵團邊道:“其他瓜果怕也能和桃一樣,做成果醬,到時娘可以做彆種饅頭,定有人來買。”

但李三娘卻搖搖頭道:“瓜果饅頭不宜多做,少量做些也就罷了。”

“蒸餅籠餅皆做飽腹之用,甜口饅頭少吃還成,吃多了隻會膩得慌,沒有羊肉饅頭實在。”

“偶爾嘗鮮還好,做多了肯定賣不出去。”

莫文遠聽後一拍腦袋,心道阿娘真有商業頭腦,比他想得多多了。

他以前光顧著鑽研手藝,台頭賣菜酒店管理裝修都有專人管,故而莫文遠對此很不通竅,但李三娘卻不同,蒸餅屋乃是她一人撐起來,除了好手藝外,餅店經營人際交往她都能處理得緊緊有條。

莫文遠心道:要多向阿娘學學。

……

開門鼓咚咚咚咚咚響,坊門大開。

莫文遠被李三娘牽著,埋沒在人堆中,他抬頭隻可看見天邊的熹微,明亮的星星在黑與白的交界線上閃爍。

身邊是各種各樣的人,男人女人百姓官人,偶爾還能聽見牲畜的嘶鳴。

盂蘭盆節當日,街上的人流量較之以往多了幾倍。

唐代佛教盛行,僅一個長安寺廟都不下百所,然寺廟雖多,卻也有三六九等之分,像今日最有節日氣息,聚集人最多的無外乎官府斥巨資舉辦盂蘭盆會的皇家寺廟。

皇室會向幾家著名寺廟獻盂蘭盆供,就算是為了看浩蕩的皇室儀仗隊,百姓都更願意去大寺廟。

李三娘欲往地處靖善坊的大興善寺,眼下正是貞觀九年,大慈恩寺等後世著名寺院尚未建立。

大興善寺寺殿崇廣,規模為京城之最,製度更與太廟同,為皇家寺院。

莫文遠跟在人流中,發現一半以上人都是往大興善寺去的。

三娘一手牽莫文遠,另轉頭對莫小狗道:“等一會兒到寺廟,你先將盆中供奉送去,我與大郎在山門高座附近等著。”

莫文遠奇道:“我們送甚供奉?”他分明記得阿娘不是虔誠的佛教徒啊!

盂蘭盆節這日,大興善寺除了接收皇家供奉之外,城中的富人平民也都會送來供奉,供奉內容不限,除了吃食經書日常用品,甚至還會有人拉來百戲班子,伎樂木偶戲雜技在山門口輪番上演,好不熱鬨。

莫文遠家才奔赴小康,最多就送點蒸餅饅頭,但他奇的是前兩年也沒見三娘送供奉上寺廟,怎麼今日……

城中百姓佛教徒眾多,但他阿娘卻偏偏是不信教的。

李三娘大大方方說出自己的企圖:“雖說供奉是給佛的,但法會結束後還不是給大師們吃了去,如果有大師吃到我們的供奉覺得好,說不定還能結個善緣。”

莫文遠眼皮子一抽一抽,心說這叫什麼善緣,應該說是財緣吧?

用盂蘭盆供奉打廣告,他娘也是絕了。

莫小狗聽了不覺得有問題,他道:“高座?已經搭好了?”

高座是給俗講僧人坐的地方,保證僧人盤腿坐在上麵能高出聽眾一線。

一般在盂蘭盆節後一天,也就是農曆七月十六,寺廟會開佛講,內容是《佛說目連救母經》。

俗講雖也是講經卻不缺乏趣味性,畢竟目的是為了服務大眾,給眾人在枯燥的生活中增添樂趣,所以講經過程中不僅穿插音樂,還以白話敘述,說經僧人怕是練過口技,模仿中年婦女、孩童、老人,皆惟妙惟肖,還能以木魚配音唱歌。

與百戲藝人相去不遠,莫文遠之前看過一回,都感歎唐代僧人技能太多。

哎,這年頭哪行都不是好混的。

三人說定之後便兵分兩路,朝著既定地點去了,莫文遠身子小小,手上挎籃子,快步跟李三娘走。

山門外人如潮水,要小心彆走丟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