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既然夜裡走山路容易死人,那不走夜路不就得了?!可譚城的情況有點特殊,城裡的百姓賴以生存的方式隻有一個,那就是養蠶繅絲,除此之外其他農產品和生活用品都無法做到自給自足,是一定要翻山去隔壁鎮進貨的。
可兩鎮之間的距離一來一回正好就是一天,畢竟有些新鮮的時令蔬菜不可能在路上就耽誤兩天的時間,否則等到運進譚城時怕是早就**變質了……所以這些個小商小販不論是早出晚歸還是晚出早歸,總歸都是要走夜路討生活的。
一開始人們想著那些出事兒的人一定是因為落單的緣故,所以他們每次要走夜路出城時就總是三五成群,拉幫結隊的一起翻山出城,可即便如此卻還是有人被大家夥遺忘最後慘死在山裡……
偶爾也有僥幸活著回來的人,但他們的精神往往都受了很大的刺激,回來後就整日胡言亂語,說山裡有吃人的惡鬼,一到晚上就出來害人。最後譚城百姓實在受不了每日擔驚受怕,就從外麵請了一位道士回來,想要收伏這隻盤踞在山中的惡鬼。
可也不知是這位道士的法力不高,又或者是那隻惡鬼太過厲害,總之道士進山收鬼後就沒再出來,等到天亮後有些人壯著膽子進山找人,結果卻發現那道士和他的兩個小徒弟全都吊死在山中的一棵老樹上。
從此這山中的惡鬼一戰成名,普通的道士和僧人幾乎聞之色變……可譚城的百姓總要生活,如果再不解決這個問題,那他們全鎮人就隻能搬離此地,另尋安身之地去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譚城來了一個雲遊的僧人,他夜觀天象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譚城人若想太平就隻能和那惡鬼談判,看看對方怎樣才能不禍害譚城的百姓,讓他們過上正常的生活。
於是僧人秉承著先禮後兵的態度再次上山,而這一次他也不負眾望的帶回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山中的惡鬼提出隻要譚城百姓每七年獻祭一個新娘給他,他就不會再禍害走夜路的譚城百姓……此消息一出譚城上下一片嘩然,獻祭豬牛羊馬什麼的他們都可以接受,可獻祭活人委實有些難以接受。
但有些事情往往是嘴上說著無法接受,但權衡利弊後的結果卻是同意進行獻祭,畢竟在那個年月裡讓全鎮人離開賴以生活的家園不是件小事,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更是不可估量,相比之下,七年才獻祭一個女子根本就不算什麼……可問題是誰願意做這個倒黴的新娘呢?
一開始有人提議去外頭買個女子回來不就得了,可那個時候雖然人口買賣是合法的,但買回來殺掉肯定是違法的!除非是她自己願意。但誰又會自願去死呢?!於是又有人提出讓家裡有適齡女孩的人出來抓鬮,抓到誰就讓誰去。
可城裡的一些有錢人自然不肯,他們就又提出可以出錢給那個獻祭女兒的人家進行補償……這樣一來就將人人都不願意的事情變成了一樁買賣,這其中難免就會有一些見錢眼開的父母為了利益舍出自己家女兒的悲劇發生。
今天一更……
(本章完)
rg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