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為什麼總是有人送上來打臉呢(1 / 1)

李東升身不由己的被魏叔玉拽著往校園裡走去。魏叔玉邊走邊給他介紹率性堂的情況:原來這個班是國子監最高級的班,學生升到率性堂以後,就開始采用積分法製度。規定每年有12次會考,每季度3次:孟月考本經義一道,仲月考論經一道與詔誥內科一道,季月則考經史一道以及兩條判語。考試成績共分為3個等級:文理試俱優者為上等,獲一分;一項為優而一項為劣者視為中等,獲半分;文理皆為劣者則視為下等,不予分數。以一年為評判期限,獲8分者為及格,並由國子監頒發“資格證書”,有此證書者就可有任命相應官職的資格了,而獲8分以下者則判定為不及格,不及格者則不予畢業,繼續留在堂內受業。 另外,國子監規定,學生在率性堂學分積滿之後,還需要經過實習曆事並合格,才能從政為官。“實習曆事”通常也可稱作“監外曆練政事”,就是教學實習階段。在此實習過程中,學生必須輪流在國家與地方各級部門就職,學習如何處理政府事務。有時還會被分配至地方州縣,具體負責清理糧田與督修水利等曆練。同時,製定了嚴格的實習考核製度,並與任官直接掛鉤。 這樣,國子監的學生除了畢業直接任官的途徑外,還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作為國家最高學府,其學生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就這麼聽著他洋洋灑灑的講了一路,李東升心裡也有了數,進了這個率性堂隻要不是你犯大錯誤,或者惹人討厭,基本就是後備官員了。李靖為真的是為他花了心思,那麼多親戚估計也就幫了李東升一個人。李東升覺得不能給自己伯父丟臉,要在國子監就把名聲打出來。今天的石灰吟隻是個開始。 這個時候已經聽到郎朗的讀書聲,令李東升又想起了自己的高中早讀課。自己就像是個插班生,可惜這幾個月李東升感覺二十一世紀的生活就像是一場夢,慢慢的在淡化。人果然還是容易被環境改變啊。 走到廊下最後一間教室,教室裡沒有聲音,門掩著,魏叔玉上前敲了敲門,一個身材高大,頭戴璞巾,身著青色瀾衫的老頭開了門,看到魏叔玉,也不像彆的熟人一樣笑:“魏博士有什麼事情嗎?” 魏叔玉指著身後的李東升:“崔司丞,這個是李東升,祭酒讓我送來到率性堂的學子。”又對李東升道:“這位是崔勝崔司丞,以後就是你的老師了。”李東升看這個老頭有點古板的樣子,立刻上前:“學生李東升見過崔師!” 崔勝打量了下李東升,問道:“你是哪家的子侄啊?” 魏叔玉搶著道:“他是兵部李尚書家的侄子,是個人才啊,多少人都沒有搶到,便宜你崔司丞了。” “是嗎?不管什麼天才在我這裡都要規規矩矩的,不然律法無情。”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李東升恭謹的答:“是。” “進去吧,你個子高,到後麵找個地方坐。” 打開了門,把李東升放了進去。裡麵齊刷刷的抬起了腦袋看著他。李東升朝大家一笑,直接往後走,唐代的時候還沒有桌子椅子,就是個案幾加個席子,下麵是木地板。大家盤坐在哪裡,李東升個子又高,想看他就得把頭仰的好高。 教室裡的布置跟後世的也沒有什麼區彆,分成4組,每組8個人左右,後麵還空著幾張案幾,李東升隨便找了一個坐下,用手絹檫了檫桌子上的灰,然後坐好看著崔夫子。 靠的近的幾個同學都在交頭接耳,好像在討論他是誰?崔夫子敲了敲講台:“這個是李東升,兵部李尚書的侄子。以後你們就是同學了。” 大家都扭頭朝後看,有的帶著友善的笑容,有的帶著虛偽的笑,有的帶著好奇的眼神,有的帶著探究的眼神,各種目光掃了過來,李東升都微笑點頭回應。 唐朝國子監的管理方式和現代大學極為類似,太宗時期極為重視儒學教育,儒家之學盛極一時。儒經分為大中小三類,大經為《禮記》、《春秋左傳》,中經為《詩經》、《周禮》、《儀禮》,小經為《周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學生們可以按照標準,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學習,要是選擇“二經”的話,必須是一大經和一中經或者小經;選“三經”的話,就是大中小必選一經;選“五經”的話大經必須全修,其餘各選至少一經學習。 《孝經》和《論語》是必修課,不論經學,還是書學、算學,隻要是國子監生員都必須學習,比明清時期專考“八股文”好上一萬倍。開放的學風,培養出了很多務實的人才,可能也是唐朝強大的原因。 李東升反複算了一下,幾本經義都能倒背如流,這個貼經不在話下。算學就是數學,他更是碾壓對手。書學也就是書法,他那一手飛白體也是非同凡響,這麼一算下來,基本上也沒有什麼要學的了。 環顧了四周,看他們一幅求知若渴的樣子,李東升不由歎道,作為高手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半個時辰後,教室外麵響了鐘聲,崔夫子收起講台上的書:“休息一會,等下繼續。” 還有課間休息?李東升覺得國子監真是跟現代社會學校差不多,看來國人的智慧真的是不容小看。怪不得有人說要讀曆史,你所發生的事情在曆史上都能找到。 崔夫子一走出門,教室裡氣氛就活躍了起來。同學們都好奇的打量著今天剛來的新生。一個穿著華麗瀾衫的,腰係玉帶的同學,挪動著肥胖的身體,帶著鄙視的眼神走到李東升桌子這裡,用手拍拍桌子:“小子,聽說你恨牛啊,在玲瓏閣很威風是吧。” 李東升心道:媽的,我就是想來混混日子,為什麼總是有人送上來給我打臉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