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終於想乾點正事了(2 / 2)

“等她再大點就好了。”李東升寵溺的道,“對了,你幫我做點高度酒出來,再埋在土裡幾個月,做婚宴用酒。”

“不是說,釀酒浪費糧食嗎?怎麼又想起來做這個?”

“就做一點,我要讓這個婚禮成為最引人注目的焦點,我答應過讓多多成為全長安城最令人羨慕的女人,就一定做到。”

錢首富欣慰的看著自己選中的女婿:“多多有你這麼愛護她,我真是放心了。”

“主事,你知道嗎,朝中出了大事了!”黃振東小聲道。他知道自己的這個長官基本也不問事,朝中的大事也不關心,就這麼優哉遊哉的混日子。戶部的很多人都叫他“迷糊探花”嘲笑他上班迷迷糊糊的。

不過尚書戴胄非常欣賞他,其餘的人也不好為難李東升。今天一來李東升就看黃振東這麼說,懶洋洋道:“有什麼事情啊?現在太平盛世,能有什麼大事。”

“聽說杜仆射病重在家,已經不能起床視事了。皇上心急如焚,派了禦醫去探視,說是時日無多了。”

“唉,人總是逃不過生老病死啊。”李東升跟杜如晦也不熟悉,不過他對這個一代名相還是很有好感的,是他跟房玄齡一起開啟了貞觀盛世。

“現在大家都在討論誰能進右仆射呢?”

“誰能進跟你有什麼關係,你關心的太多了吧?”李東升看著想跟人探討的黃振東就想笑,幾千年來公務員的愛好都沒有變,後世每次換屆他們討論的最多的也是領導的進退。

“他們都說長孫無忌大人非常有可能呢。”

“你們都是地下吏部侍郎啊。”

“長孫大人家的公子聽說跟主事你有過節,他做了宰相後會不會對大人你不利啊?”

“能做宰相的人,肯定會有氣度,怎麼會因為小事跟我過不去。對了,我讓你統計的大唐一共有多少個大倉,各道、各縣又有多少個倉,庫存多少,人員調整等都做好了沒有?”

“主事,都彙總好了,在你案幾上。”

“嗯,辛苦了,我先看看。”看著李東升認真資料,黃振東給他添了水,無聲的退了出去。

倉儲製度自夏朝開始成為國家的一項重要製度開始,曆朝都十分重視,倉是存糧之所,貯糧以備不時之需,被視為“天下之大命”。基本上,我國古代倉庫的基本用途有:儲存、儲備兩大功能。隋朝於開皇三年(583年)設置常平倉,唐朝於武德元年(618年)恢複常平倉。在監管上就更加重視,更加嚴格。規定糧食糴進出糶都要地方官親自驗看,年底要將倉中糧食數量造冊上報;如果倉中糧食黴爛,官吏要革職留任,限期賠償;官員離任要把常平倉錢糧交割給新任官員,新任官員要在3個月內查核奏聞。

看了半天,李東升歎了口氣放下卷宗,自己來做這個倉部主事每天混日子就是不想碰這個馬蜂窩啊,自古以來這個糧倉出了多少事情,自己一個年輕人怎麼擔得起這個責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