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李東升小筆一歪,墨跡拉了一個長線,不由得哀歎:養氣水平還要加強啊。
高健滿頭大汗:“捕頭林緯帶著兩個衙役去豐密收糧,卻被當地村民圍住,說他們故意換鬥,處事不公,騷擾鄉裡,要求大老爺出去給他們一個說法。”
李東升深呼吸了一口氣:“那他們有沒有換鬥呢?”
高健道:“這個,,,,還真說不好。大人你知道有些事情是避免不了的嘛。。。。”
“嗯,我知道。彭大人呢?”
“彭大人帶著人在昌邑呢。估計他是趕不過來了。”
“好吧,這個事情解決宜早不宜遲,不等他了,高大人,你就坐鎮縣衙,我去看看到底是什麼村民指名道姓的要我去解決問題。”
高健轉身出去的時候,李東升又問了一句:“高大人,上次開掉的兩個衙役是豐密的吧?”
高健回想了一下:“不錯,大人,那兩個人就是豐密的。”
“嘿,叫板。”李東升笑了:“當時彭大人說給我聽的時候我還不信,現在還真的跳出來了,好,我就去見見這個地頭蛇。”
叫上了王三他們幾個,又喊了個小吏帶路,幾個人往豐密走去。小吏名叫金榮,名字不錯,也是世代相傳的吏員家族。三十出頭,是禮房的,掌管祭祀、考試、學校教育,旌表節孝,教化民眾,對掖縣的各種地理、軼事十分熟悉,一路過來,指著各種村莊講的頭頭是道,聽了王三幾個人是津津有味。
李東升看他對情況這麼熟悉,就問他:“豐密的這個事情你了解嗎?”
“回大人,豐密收糧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當地最大的地主姓崔,據說是清河崔家的旁支,一直就以世家自居,看不起我們衙門裡的人,每次去收糧都有事情,不過像這次把捕頭跟衙役都扣著,還是第一次。”金榮想了想道:“應該是為了喬大嘴的事情。”
“喬大嘴是誰?”一個陌生的名字,李東升都沒有聽說過。
“就是上次被開革的兩個衙役之一,他是崔家族長崔燦的小舅子,一貫遊手好閒,還是前年收糧時金縣令跟崔燦不知道怎麼談的,把他招進了縣衙。不過這個家夥來了就偷雞摸狗,大家都不喜歡他。”
豐密也不遠,走了半天就到了。這個莊子環境不錯,一條河流從莊子前麵流過,沿著河流向下遊走上幾十米,就有個木橋,過了橋就進了村莊,大中午的還看有佃農在田地裡勞作,一幫衣著破爛的孩子也正在跟在乾活,就是幫忙抱著秸稈,撿撿地上的穗子什麼的。
看到李東升他們幾個人走了過來,所有的孩子都用怯生生的眼光看著他們,這些孩子好多頭大身小,就像二十一世紀電視上看到非洲難民一樣,看得李東升心中發酸,這個就是他治下的百姓,這個就是傳說中的盛世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