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的漁村今天突然沸騰了起來,竟然有縣太爺要過來看看。太稀罕了,幾十年了也沒有見過有官員過來,土匪跟敗兵來的不少。
李東升一行走進村子的時候,發現村子裡根本沒有幾個人,本來他以為都出海捕魚去了,後來想想不對,這個時候天冷也沒有魚,然後村子裡的破船有很多,都擱淺在岸上,也沒有想象中的漁網什麼的。
“小人劉洋,拜見大人。”一個麵色黝黑的中年人過來給李東升見禮,後麵跟了幾個老弱病殘,看到他們要跪,李東升都不忍心,連忙道:“不用多禮,我就是來看看。”
彆人可不管這個,禮多人不怪,不要縣太爺隻是客氣下,你真不跪那就玩大了。
李東升就在劉洋的陪同下在村子裡轉轉,發現村子裡麵的人都廋不拉幾,又黑,看的出來營養不良,而且村子裡麵全是這樣。
“怎麼村子裡的人都是這麼廋?村子靠海可以捕魚,怎麼會都過的這樣啊?”李東升問道。
劉洋道:“回大人,我們這裡靠海都是鹽堿地,長不出糧食,海裡浪大,捕魚也填不飽肚子,我大唐都吃的何魚,海裡的魚離水即死,也賣不出去。”
李東升這才想起來,現在是大唐時代,萊州靠海,自古就不以種糧出名,海邊也長不出東西,隻能長些蘆葦。還有捕魚,現在海上捕魚根本不是一個產業。主要是現在漁民用的都是小木船,出不了太遠的海,捕的那點魚也就夠自己家吃。還有一個就是海魚保不了鮮,出水就死,一死就臭,分文不值。
發現了這個問題,李東升不僅沒有發愁,而是心中大喜,這個就是商機啊。等自己把鹽場建起來,然後把海魚醃製帶到長安去賣,以長安人喜歡新鮮的德性,那肯定也是賣的飛起。說不定西域的客商看這個鹹魚保存時間長,帶點回西域的話,那就大發了。
事情還沒有做,當然不能先說出來。李東升點點頭道:“我看村子裡人怎麼這麼少?是本地條件太惡劣了養活不了嗎?”
一提起這個事情,劉洋突然的就流下淚來:“大人,前隋三征高句麗,來護兒大將軍帶領水軍從登萊出發,第三次才成功,兵敗之後就地補充兵員,我們漁民因為識水性就是被征召的對象,多少人就葬身大海回不來了。小人也是運氣好才逃回來的,那情景真是太慘了。”
李東升看著遠方的大海,對麵就是高句麗。當年十萬水軍遠征高麗多少漢家男兒葬身異鄉,造成了多少的慘劇。想到李世民過個幾年也想著要去征高句麗,這樣的事情又要重演,心情不由得沉重起來。
劉洋還在哭訴:“然後是大亂之世,山東是最亂的,這個王,那個王,我們老百姓是最可憐的,走過的都來要糧食要錢財,好在大唐建立了才過了幾天好日子。”
李東升看著後麵一個個跟大頭娃娃一樣的百姓,這個就是他們心中的好日子了?他久久的無語,陷入到沉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