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戴胄吃完飯,又送他去休息。突然來這麼多人官員,掖縣也沒有什麼好的客棧。高健跟金榮就一個個富戶家中協商,看看能不能騰出宅院來給他們住。
戶部尚書是三品大員,當然要找一個好的地方。封濤知道這個消息主動的把自己的家獻出來:“大人,解我家幾十年的冤屈,平時也不知道回報什麼才好,現在我正好有,李大人正需要,請大人賞光。”
李東升笑著道:“你怎麼知道這個事情的?我看你都是不聞窗外事的?”
封濤羞愧道:“那天在堂上看大人幾句就把案子斷的明明白白,後來又在墳前斷案,也是乾淨利落。回到家後,我是想了又想,才明白一個道理,讀書是為了明事理,不是為了死讀書,所以學生就學著處理一些家事,雖然也鬨了不少笑話,但是總算是明白了人情世故,也算是大人給我當頭棒喝,在下多謝了!”
“書還是要讀的,不過什麼事情都要有度,你今年也不小了,還是要把自己的人生大事給解決了,然後再考進士不遲。”封濤看著嘴上才冒了幾根胡子的李東升,默然想到你十幾歲的人跟我講這個合適嗎?
李東升親自帶著戴胄跟著封濤到了他的家中,發現這個宅子已經收拾的乾乾淨淨,仆役、侍女都已經在門口等待。戴胄很滿意:“東升,你費心了。”
“尚書是長官,又是我的長輩,到我這裡來一定要照顧好的。”李東升對這個很欣賞自己的老人也很尊敬:“我安排了一些清淡的小菜,請大人賞臉。”
這麼大的領導來到地方視察,李東升肯定是要全程陪同的。本來李東升想要喊上刺史陳君,可是戴胄厭惡的道:“如此小人,吸人血,我不跟他為伍。”
陳君以下的所有官員都已經停職,隻有吏員在乾活,隻是他們也是每天生活在恐懼中,因為他們都是本地人,這個事情他們知道的更多,天天看著熟悉的人被帶走,人心惶惶。
為了安全,李東升把王三他們帶來的保衛鹽場的人都帶上,去了金礦。李東升也給他講述了當日的事情,當戴胄看到巨大無比的礦場的時候,簡直興奮的發瘋,抓住李東升的手道:“你真是福將啊,到哪裡哪裡就能搞到錢。哈哈哈,我回去一定要讓皇上把你調回戶部,這樣的人才在地方上可惜了。”
礦場的事情,李東升都沒有敢問怎麼解決,這個是朝廷大佬的事情,為了這個礦場不知道有多少私下的溝通跟交易。帶著戀戀不舍的戴胄又去了自己的鹽場,看著堆積如山的海鹽,戴胄道:“那個如雪的鹽也是你搞出來的?”
李東升不好意思:“嘿嘿,稍微搞一點,讓百姓們能有個溫飽。”
“嗬嗬,不錯,最少已經在做事。”戴胄笑道:“事情不在大小,也不在快慢,重要是要做,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你還年輕,要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我很看好你。”
送走了戴胄,已經是臘月了,快要過年了。唐朝人對於春節還是比較看重的,大家都是要儘量的趕回家去。那些出差的官員也加大了辦案進度,估計也是此案牽涉的人太多,又不能一鍋端,最後也就是收錢多的官員跟吏員被抓了好多。刺史陳君被大理寺的人帶走了。現在整個萊州就李東升官職最大。等官員上任估計也要等年後了。高健調笑道:“大人以十幾歲的年紀履行刺史的的職務,曆史上也少有的哦。”
“不要煩我了,多少事情要乾呢。”李東升沒有好氣的道:“年底這麼多的事情,你都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