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邊走邊談,也不覺得路途遠了。走了一段,有點腿酸,就站在田邊歇歇腳。旁邊一個老頭帶著一個小屁孩,看著彆人在耕田,麵色難看。
李淳風看到老頭就問道:“老丈,你怎麼不去耕田,家裡兒子在做嗎?”
那老頭長歎一聲:“唉,哪裡是兒子在做啊,他是府兵,不在家中,現在是等官府的耕牛啊,去年冬天關中雨水少,開春了也不多,土地硬實,官府的耕牛不多,大家輪著用,彆人家的田都沒有耕完,我隻有在這裡等著啊。”
“就不能跟縣衙多借點嗎?耽誤了農時可不行啊!”李淳風看看田裡:“跟裡正說了嗎?”
李東升對種田是真不懂,現在有了兒子看彆的小朋友都可愛,他就一邊做鬼臉逗小屁孩,然後又拿出肉脯饞人家,看小朋友的口水流下來,才哈哈大笑的把東西給人家。
“官府也難啊,縣裡的牛就那麼多,大家都是抽簽來決定誰家的先犁,我運氣不好就等到後麵了。”老漢說著就蹲了下來,用手抱頭:“為什麼手氣就這麼差呢!”
李淳風知道春耕對於農民意味著一年的吃飯問題,要是耽誤了可不得了。而且不是一個人有這樣的問題,如果真像這個老漢說的那樣,今年的稅收都有問題,這個可不是小事。封建時代吃飯是頭等大事。他趕緊問道:“現在一頭牛一天能耕多少地?你們這個村子有多少地啊?”
老漢抓抓頭:“以前一頭牛一天可以耕五六畝,現在最多也就是一半吧。”
“你們這個村子多少地啊,這個速度下來,你們一個月也不夠吧?”李淳風是基層上來的,對下麵的事情比較熟悉。
“那又怎麼辦呢?隻好等了!”
話題一扯開,就止不住了。李東升反正回去也沒有事情,就跟著李淳風、老漢到田地裡麵去看,幾個人走在地裡,李東升感覺地麵是真硬,走上去都沒有腳印。李淳風也是搖頭。走到一個正在耕作的村民前麵,那黝黑的漢子滿身大汗的在牽著牛,看到有官員過來以前都要跪拜的,現在就假裝看不到,想趕著牛繞過去。
“三狗子,這是長安的老爺,你也不行禮。”老漢喊了一聲:“趕快過來,把牛也歇息,彆累壞了,後麵好多家在等呢!”
沒有辦法,中年人過來行了禮,李淳風在哪裡問他們一些事情。李東升無所事事就看看冒著熱氣的耕牛,看來是真的累的不輕,也難怪它,多少人都靠它乾活呢,基本從早乾到晚。
同情的看著它,然後眼睛向後看,咦,好像有什麼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