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啊,可是這地方也沒有一個讀書的,想找老師都找不到。”李慶也很激動:“要讀書就要去廣州哪裡,太遠了小孩子去又受彆人欺負。”
還是黃光機靈:“大人,你是探花,你肯定有好辦法是不是?”
李東升點點頭:“看到這裡孩子天真無邪卻得不到聖人的教誨,心裡很是不安,我準備上奏朝廷,將茶飲司的費用撥一點出來做嶺南地方的教化之用,在每個州都開一個學校,到時候你們的孩子跟我們漢人的孩子都可以來學習。將來也可以去長安去考試,讓他們見識一下大山外麵的風景。”
話音剛落,李慶就跟黃光兩個人跪在地上,砰砰的磕頭:“大人此舉真是天大的恩德。我們土人如果有個出路,全是大人的提攜。”
看著地上的兩個家夥,李東升感慨:不管什麼時代,不分什麼種族,每個父母都自己孩子的前途都是最看重的。
把金光峒的事情了解,手寫了一封信,給李家產業在嶺南的總代理,好像也是馮家的一個什麼人,讓李慶直接去找他拿貨,具體的操作,李東升也跟裴勝講了,讓他們安排人員跟著李慶,一是教他怎麼去賣東西,第二就是摸清金光峒附近所有部落的位置跟路線,甚至他也跟程處亮他們幾個下了指示,每個地方找一個心向漢人的部落,安排他們去做這個事情,一定要讓這些人跟土人們分割開來,最少生活上的差距要體現出來,而且儘量的鼓勵那些土人的孩子來州裡讀書,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嘛!
長安政事堂裡,李世民與多位宰輔對坐閒談,個個都是笑容滿麵。
平時都是一臉嚴肅的大員們,這一年多來都是過的舒心的日子,茶飲司開了一年多來,國庫豐盈,加上沒有大的災害,所以整個朝堂都是一副欣欣向榮的樣子。
虞世南作為李世民的秘書,正在前麵講的搖頭晃腦:“。。。。。本朝現在可以說是政通人和,是真正的盛世,以後定要被載入史冊,在座各位也是名垂青史。”
魏征本來還是想要噴一下這個虞世南的馬屁,不過忍了又忍,既然說道自己要名垂青史,自己心裡也很舒服,算了,今天就放他一馬。
李世民的牙都快要齜出來了,他殺兄弟,逼父親,坐到這個位置上,為了證明自己是最適合的帝王,嘔心瀝血終於開創了一個盛世,沒有這個更能證明他英明的功績了。
難得看到李世民這麼高興,連老實人房玄齡都道:“虞中書說的不錯,現在我們的情況,自古以來也沒有多少,我們可以算是中原自秦以來難得的安定時間,都是陛下的功勞啊。”
岑文本也撚須笑道:“主要是陛下用人得當,敢於讓年輕人挑擔子,誰知道李東升才二十多的年紀,竟然單獨搞出這麼大的動靜。英雄出少年,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