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高句麗?”李東升楞了一下道:“這個有什麼好吵的?我大唐軍威赫赫,一個高句麗而已,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吧。”
“唉吆,我的侯爺,當年楊廣也是這麼想的。”魏叔玉痛心疾首:“當年大隋軍威不比我大唐弱,可是在高句麗也兵敗,可憐我漢家男兒在哪裡犧牲百萬。三征高麗之後大隋就轟然倒塌,才有了我大唐的立國。現在我大唐貞觀盛世正好,何必去碰那個馬蜂窩呢?”
“你們的想法就是不生事,大家湊合著過日子,不要喊打喊殺。但是帝王的心思你們都不了解,陛下文治武功都已經是在曆代帝王裡登峰造極的,但是太子謀反一事給他的光輝生涯蒙上了陰影,所以他要去平了高句麗,以證明自己還是戰無不勝的。”李東升早就知道李世民要征高句麗的事情,而且這個事情是改變不了的。
“那你的意思是我們反對了也沒有用?”魏叔玉道:“既然這樣那我明天就上書讚同陛下的意見,嘿嘿!”
房遺直鄙視他:“你這個家夥見風使舵,實在不當人子。”
“既然陛下已經下定決心,那我們做臣子就要想著怎麼去幫他完成心願,你說的見風使舵我是不承認的。”魏叔玉奸笑了兩聲,轉頭對李東升道:“東升啊,我們關係好,你可不能害我,你跟哥哥說陛下是不是已經確定要親征高句麗?”
“你放心吧,害誰也不能害你啊!你就大膽的上書。”這個事情李東升可以用人頭擔保。
同時在政事堂,李世民跟一幫大臣們也在談論這個問題。他神情嚴肅的說道:“朕想要出兵高句麗,一來徹底的消滅掉高句麗的這個威脅,二來也能為當初慘死在遼東的漢家兒郎報仇雪恨,現在高句麗對我大唐旨意置之不理,實在是可恨。”
在場的人誰不是人精,你李世民說的話大家聽聽就好了。出兵高句麗的確是想要解決遼東的這個威脅,但是你說什麼為漢家兒郎報仇就算了。
你是因為太子謀反的事情自己臉上不好看,所以才是想滅掉高句麗,來轉移大家的視線。而且想證明自己比楊廣厲害,因為隋朝征高句麗死了一百多萬人,如果他能打贏大家就會為他的文治武功歡呼,他就是真正的千古一帝,也了證明自己的英明神武,同時也宣告唐取代隋是天命!
“陛下,高句麗的威脅確實存在,現在他們對大唐表麵上臣服,但是他狼子野心,目前是看我大唐軍威齊整才伏低做小。”房玄齡估計也是思考了很久,皺眉道,“雖然高句麗是小國,但是國內多山,道路崎嶇難行,兵精將勇,我怕我軍過去以後後勤補給跟不上!”
“這些事情都不足未提,現在我大唐兵精糧足,特彆是國庫充盈,又有了火器營這個大殺器,但是高句麗由於陷入內亂,卻是日漸衰弱,這是一舉滅掉他們的好機會。”李世民態度十分堅定的道。說道這裡,李世民忽然心裡一動,好像這兩樣東西都是李東升給帶來的,這個家夥好久沒有消息了,不知道他最近在忙什麼。
攻打高句麗這件事情,皇帝可以任性,但是房玄齡他們幾個宰相卻表現的十分慎重。因為調兵遣將是陛下的事情,但是後勤都是他們來維持。他們實話說是真不希望攻打高句麗,雖然大唐國力已經開始慢慢強盛,但是這樣的好日子才過上幾年,根基還沒有穩固,如果能再等上幾年就好了。而且打仗這個事情就沒有必贏的說法,要是滅掉高句麗那就正式宣告盛世的到來,但要是打輸了,大唐現在如日中天的聲望肯定要受影響,這個決定是真不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