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這個理由也太站不住腳了(1 / 2)

“賣多少錢?”李東升想了一下道:“就賣五文錢一斤。”

“五文一斤?”張虎他們一算,一畝地產三千五百斤,要是全賣出去不是要賣十幾貫錢?這是暴利啊,種彆的哪裡有這麼高的收入,這是侯爺給他們的恩典。一群人趕緊上前施禮。

把事情忙完,又送走烈知遜,李東升就準備帶著狄仁傑回長安。不回去不行了,每上門的人要把他煩死。狄仁傑跟李四維是一見如故,從早到晚是形影不離。狄仁傑不愧是曆史上留名的人物,無論是談吐還是做事都是讓人信服,李四維對自己的這個哥哥崇拜的很,在李東升麵前了幾次要跟他學習的話了。

一家人回到長安,把狄仁傑送到他祖父哪裡。自己在家還沒有休息兩,魏叔玉匆匆忙忙的跑過來:“東升,你被禦史彈劾了。”

“我被彈劾?”李東升呆住了:“我都卸任在家這麼長時間了,還有券劾我?這是要置我於死地嗎?用什麼理由彈劾的?”

“你有良種作物不敬獻宮中,私下偷偷種植牟利,心無君上,有不軌之心。”

“我曹他碼,是那個這麼的?”李東升真是被禦史惡心壞了,這個理由也太站不住腳了吧。

在唐代禦史台分為三院,監察禦史屬察院,品秩不高而權限廣。《新唐書·百官誌三》有載:“監察禦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縣,獄訟、軍戎、祭祀、營作、太府出納皆蒞焉;知朝堂左右廂及百司綱目。”

禦史的這些家夥官品級不高,但是他們什麼事情都可以管甚至連皇帝的事情他們也可以問,反正就是整個大唐就沒有他們不管的!他們最自傲的就是可以“風聞奏事”!

風聞奏事這幾個字,起源於漢代的“三公謠言奏事”,東漢三公府掾及公卿均可以根據傳聞劾奏刺史二千石以下官僚,稱為“謠言奏事”,至南北朝乃成為禦史的特殊權力,到了唐朝,已經成為國家律例。

所謂的風聞奏事,就是隻要聽了,就能作為彈劾的基礎,而且事後不會被追究造謠的責任。就問你怕不怕?

上次李東升西域歸來,禦史台在朝辯中大敗,被擼下去好幾個。這簡直是禦史們的奇恥大辱,大唐立國幾十年來,從來沒有一個人敢這麼做。你李東升不是牛嘛,千萬不要有把柄落在我們手裡。於是專門有人盯著他的一舉一動,可惜李東升是宅男,一到晚就呆在家裡,偶爾出去也就是去長樂坊跟房遺直他們幾個談談修書的事情,那些大人物的貪財好色,下人們的飛揚跋扈,家裡饒仗勢欺人竟然一個也沒有?

禦史台的驚訝了,這是什麼人?你年紀輕輕的過的跟個老頭子一樣,這麼注重自己的名聲你到底想乾什麼?你這個造型曆史上有個現成的例子,他叫王莽,你是不是想跟他學,把自己的名聲做的這麼完美,一定是包藏禍心。你看現在證據來了,有畝產三千五百斤的好東西你竟然不獻給皇上,自己藏起來偷偷的種,這種人肯定不是忠臣,彈劾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