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升這短短四句詩,卻將上元節光影搖曳、歡聲漾動的景象完全呈現出來,而且以樂景抒哀憤之情,長衫和炫服華妝的對比,含蓄動人、意味深長,讓人回味無窮,絕對是傳世之作。
周圍的女生都瘋狂了,藍田候實在是太有才了,他不參與那些口角之爭,隻是坐在哪裡用作品去一次次的打他們的臉。不管他的敵人在他麵前跳的多麼厲害,就這麼眾目睽睽之下被一巴掌一巴掌的扇。
柳奭聽了吟誦的詩句,本來還是想故作鎮定的做思考的樣子,但是人的臉皮再厚也是有底線的,特彆是像他這樣的文人,如果還要硬撐,估計就會被被人說成不知廉恥的典範了,因為實力上的差距實在是太明顯了。
他放下手中的筆,歎道:“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真是好句。此詩意境高遠,回味悠長,我不及也!”
柳奭是王敬直這群人中最出名的才子,所以這次比試才把他推到最前麵,卻沒想到連他都主動認輸了,而且這首詩也的確是很好的作品,急切間想找一個地方挑刺,就憑他們水平也不夠,再說現場這麼多人要是說錯了一句估計就是終身的笑話,大家頓時臉色全冷了下來,這下子丟臉丟大了。
程處默聽到對方認輸了,看著王敬直如同死了老娘般難看的臉色,喜滋滋的直搓手,對著他的戰友道:“看見沒有,老子的兄弟一出手,這些酸丁就低頭認輸,現在知道我厲害了吧,以後你們就聽我的,那吃香喝辣肯定跑不了。”
大家就當沒有聽到他的話,你怎麼說也是國公世子,勳貴出身,碰上這樣的文人應該以拳頭服人,現在找了幫手來打贏,這還是武將世家的風格嗎?難道以後我們打仗都跟敵人比誰的文化高?
就在程處默沾沾自喜的時候,李東升手不停筆,繼續揮毫潑墨,筆走龍蛇,又一篇詩作完成。在場的眾人都激動的不能自已,今天開眼界了,以前隻聽說李東升有才,具體什麼情況都是口口相傳,有的人就是將信將疑,今天在場的足有幾百人,大家是真的親眼目睹了李東升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程處默拉過來,聽了題目二話不說就是幾首震古爍今的詩作,這樣的水平從古代到今天能有幾個?
那個軍漢繼續把李東升所寫的詩作在眾人麵前展示了一圈,有眼尖的喊道:“這竟然是長短句?”
長短句就是宋詞的開端,或者說是起源。是從北周和隋以來由西域胡樂與民間裡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種新型音樂,主要用於娛樂和宴會的演奏,隋代已開始流行。而配合燕樂的詞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宋人王灼《碧雞漫誌》卷一說:“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但是在唐朝的時候,詞的地位並不高,很多正統的文人都不屑於去寫。所以有人看到李東升竟然寫了個長短句出來,都發出了驚訝的叫聲。不過沒有人認為李東升是江郎才儘,他們都期待看到他新的作品。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