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由小見大(1 / 2)

數十萬的大唐將士出征,整個洛陽城都是旌旗招展,城外官道上,各路大軍排開幾行一列,那真是一望無際人山人海的感覺,前鋒都已經走出幾十裡,後麵的隊伍還在洛陽城裡,李東升雖然已經多次參加過行軍,但是看到如此壯觀的場麵還是非常驚歎。

這就是我漢家男兒比彆的民族突出的地方,那就無可匹敵的組織力,每個中原人單個人從體質上來說都是比不上周邊那些草原民族人的體質,但是我們就是靠著組織能力,把他們打的滿地找牙,讓他們唱著“失我祁連山,使我家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色彩。”

大軍雖然人多,但是唐軍治軍嚴格,軍紀嚴明,沿途沒有人敢做驚擾百姓的舉動,在李東升看來也算是秋毫無犯了。

從洛陽大軍出發開始,一路默默的行軍,在行軍中還不時有新的軍隊加入。大唐在洛陽出兵時的兵力不止那出征儀式上的那十萬士兵,各地還有臨時調撥的府兵,以及那些想粘便宜的什麼突厥之類的少數民族主動跟隨,據說將近三十萬人。

看到隊伍裡不時的有穿著各式衣服的少數民族,李東升感到好笑,他想起了後世那著名的聯合**,這次也算吧?

李東升這次算是李世民的秘書之類的角色,也就是說他必須隨時待命,等待李世民的召喚,不知道是李世民實在是忙,還是忘了有李東升這麼一個人的存在,走了十天時間都沒有找他一次。李東升有一種很屈辱的感覺,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被包養的小蜜,平時老板根本想不起他的存在,隻是在有需要的時候他必須隨叫隨到。

這個感覺讓他很羞恥,所以他躲到了軍營裡,跟李思文他們湊到了一起。李思文進了軍隊好多年,竟然還是個校尉,看來這陣子也沒有什麼長進。看到李東升的時候,李思文激動的很,這個大哥就是他的偶像,無論是文采武功都是他永遠趕不上的。

一開始開拔的時候大家都是慷慨激昂,但是經過十幾天的行軍後,將士們興奮的情緒漸漸平息,行軍是枯燥乏味的,苦的不僅僅是身體,還有風餐露宿,跟各種天氣和寂寞。是的,就是寂寞。不要看周圍全是人,大家說說笑笑,但是時間長了以後大家所有的話題都聊無可聊,大家都不在尬聊,連說話的**都沒有了。

不過這次行軍的夥食比起前幾年有了很大的改變。第一是紅薯也變成了軍糧的一種,每天早晚都是地瓜粥,這個年頭有甜味的食品還是不多的,白糖司的糖普通人是吃不起的,現在有了紅薯小米粥裡帶著甜味,很受士兵們的歡迎。

第二就是配菜多了,李東升竟然發現有士兵隨身帶著鹹菜跟蘿卜乾,這個發現很新奇,說明了李東升發明的嗮鹽的方法也起到了重大的效果,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吃的起鹽了,不然不會這麼奢侈,要知道就真正的曆史上到了清朝鹽對普通老百姓都是一項奢侈的生活用品。

第三海貨已經能大量的供應軍隊,成為後勤的一部分。李東升也不不知道這些醃製的海產品是不是萊州那些漁民供應的還是彆的地方供應的,不過看到普通士兵能吃到海魚這個東西,就說明了那些漁民的生活肯定得到了改善,不然不會有這麼大的量,漁民們一定是得到了好處彆人看到了跟著一起做,然後一個帶一個,變成了龐大的群體。這幾個變化得益的都是老百姓,所以李東升很是欣慰,畢竟自己為這個時代的百姓生活改善做了努力,而且有了效果,這就很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