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漢語名字叫李修竹,外文漢語音譯名字叫彼得斯。
是的,李修竹是一名混血兒。
他的生父母來自於不同的國家,長相黑頭發藍眼睛,從他臉上和膚色能夠看出明顯的黃種人與白種人痕跡。
在這個年代,混血兒並不多。
因避明末清初戰亂,東亞或東南亞可能有一部分,但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間出現混血很少見。
李修竹便來自這樣一個非常罕見的群體。
但罕見不等同於珍貴,混血兒的日子不好過,備受兩邊人的歧視。
李修竹的父親是華人,曾經是一位海商的水手,因他們的商船在荷蘭附近遭遇,他父親與僅剩的兩位同伴被當地人救起來,也認識了他的母親,從而有了他。
但李修竹父親還是因為這一生過於忙碌,早早去世,李修竹便和母親一直在荷蘭艱難的生活。
真的很艱難。
李修竹的母親是當地底層人,他又有一張帶著東亞血統的混血臉,備受歧視,連跑腿的流浪兒都能看不起他。
後來,因母親也因生病和父親一樣去世,他也成了流浪兒之一,日子過得更簡單,吃不飽、穿不暖已經是日常。
但李修竹還是倔強的野蠻生長著。
因他對於小時候父親在世的記憶竟然是最好的,且一個與父親同時被救的叔叔對他一直很好,他對於東方有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想法,乃至於向往。
三藩平定後,海禁解除。
又過一年,有來自大清海商的船來到荷蘭港口。
李修竹一是為了生計,而也是想看一看來自東方的人與事,靠近港口的東方大船。
毫無疑問,東方人與西方人一樣,也對混血兒目光歧視。
隻是當聽到李修竹在異國他鄉用彆扭的口吻講漢語時,漂泊異鄉的他們多多少少有些感動心理,還有一點點驕傲,他們大清的漢語就是比國外嘰裡呱啦好聽。
於是李修竹成功混入大清商隊。
在大清商隊與荷蘭人交流的幾天,李修竹為他們爭取來不少利益,而且聽說他不止會荷蘭語。
領頭的大清船長問及此事時,李修竹回答:“荷蘭港口來往的船隻很多,他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我都是跟著他們隨便學一下。”
船長側目而視,難怪李修竹帶著他們交易的地方都非常合他們心意。
他們也曾懷疑這是不是圈套,背著他暗中查詢,了解了李修竹的身世,觀察了一段時間,確定李修竹沒有問題。
李修竹明白自己的目的達到一半,童年濾鏡在被來自大清的船員們用奇怪的眼神盯著他眼睛看時,已經結束。
他知道自己混血兒的身份,去大清很有可能得到與在荷蘭一樣的差異對待,但至少對於這些大清船商來說,是有用的,他可以得到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
至於是否遠離家鄉,李修竹當然對從小長到大的地方是有感情的,但
正麵感情已經差不多都早逝了,現在90%都是負麵。
而麵臨的海浪危險,一個流浪兒不也是天天在麵臨危險嗎?
隨著年紀越長越大,他在荷蘭除了做苦力工作外,找不到其他工作,連那些工廠都不會收他,富有的太太們也不會像同情一個流浪兒一樣給予流浪漢憐惜,而苦力工作也意味著他可能會和父母一樣早逝。
李修竹忐忑但期待地問出這一句話。
船長思考了下,安寧伯一直在招外語人才,不局限於任何一個國家,畢竟他還從羅刹國救助了不少農奴,一個會說大清語和海外語言的混血兒當然也可以。
他點頭同意了。
於是隨著交易的結束,李修竹也登上大清的客船。
讓李修竹比較驚訝的是,這一艘大清船上的生活並不像父親年幼時向他描述這樣,儘管能夠感到其他人對於他是非常好奇的,但他們很聽船長的話,不來打擾自己。
他可以吃飽肚子。
隻是飯菜有一點點奇怪,除了從荷蘭補充的一些食物外,這些人更願意吃饃饃、麵餅,搭配鹹菜,非常少量的鹹肉、臘肉。
李修竹竟然還有,他竟然也可以在海上吃到肉食,而且一上船,便有衣服穿,還是觸摸著非常順滑、不知道什麼材質製作的毛衣,和厚實的棉襖。
“謝謝!慷慨的先生!”
李修竹非常小心翼翼的把衣服穿上,他個子很小又瘦,這套衣服有一點點偏大,但他還是喜的眉開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