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由校和張嫣現身的時候,城門口外數十萬百姓全都沸騰起來,對於他們來說能一睹皇上和皇後的天顏那是可以吹噓一輩子的事情,不用人帶頭,二十多萬百姓全都齊齊跪拜了下去,口中稱頌道:“草民等拜見吾皇,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看到如此浩大的場麵,朱由校心中一陣澎湃,他把手虛抬朗聲道:“諸位愛卿,各位父老鄉親們……平身!”
朱由校的聲音被站在周圍的四名大嗓門的太監同時傳了出去,過了好一會整個正陽門大街上的百姓們這才重新站了起來,負責維持的京營的兵丁們又花了好大的功夫這才重新將秩序維持好。
跟在朱由校身後的文武百官們目睹到這一幕後不少人神情都變得有些古怪起來,也有不少人將目光看向了站在距離朱由校不遠處一個專供勳貴和大臣的家眷們呆的區域。
在那裡站著四名衣著華貴容貌秀麗異常的女子,尤其是其中一名穿著白色長裙的女子更是一股清麗難言的氣質撲麵而來,令人一見難忘,一些有心人打聽之後才明白這四名女子竟然是楊峰的家眷,其中站在最前麵的那名女子就是那名科爾沁部落首領之女,也就是害得楊峰被彈劾的“罪魁禍首”。
其實海蘭珠一行人的美麗豈止是吸引了男人的目光,就連那些家眷區中的女子也有不少人在偷偷打量著她們。海蘭珠那猶如從畫中走出來的仙子就不用說了,大玉兒的精靈古怪和驕傲,哲哲的溫柔沉穩,鄭妥娘那股掩飾不住的書卷氣息也讓人心生難忘。
海蘭珠幾人自然感受到了周圍眾人或是偷偷打量或是的目光,換做一般的女眷或是大家閨秀的小姐早就羞得低下頭或是躲到人群後麵去了。但海蘭珠幾女卻依舊旁若無人的目視前方。
她們當中海蘭珠是天性使然,對於旁人的目光它隻當是空氣,哲哲和大玉兒在跟楊峰之前怎麼說也是當過福晉的,加之草原兒女天生就比較開朗,自然不會懼怕區區目光。鄭妥娘就更不用說了,在嫁給楊峰之前她可是在秦淮河上討生活的,今天這些偷偷摸摸的目光充其量隻能算是小兒科罷了。
就在眾人偷偷打量著四女甚至有人在竊竊私語時,一陣清脆而急促的馬蹄聲傳來,很快一名騎著戰馬的楊峰出現在眾人麵前,今天的楊峰並不像往常那樣那樣身著鐵甲。他隻是傳了一陣筆挺的綠色軍裝,腳上蹬著一雙擦得噌亮的馬靴,頭上帶著一頂所有人從未見過的大簷帽,腰間還懸掛著一把馬刀。
按理說這樣的服裝會讓那些看慣了身著鐵甲的人覺得不倫不類,但這樣一身服裝穿在楊峰身上愣是讓許多人覺得異常的英武,不少在家眷區的女眷們看到楊峰的這幕模樣後俏臉都變得緋紅起來,一些膽子大的女眷更是低聲談論著什麼,不時捂嘴發出哧哧的笑聲。
楊峰策馬來到來到正陽門城門樓下停了下來,他一躍下馬大聲對著城牆上穿著一身龍袍的朱由校敬了個大多數人從未見過的軍禮大聲道:“啟稟大明皇帝陛下,受閱部隊準備完畢,請您檢閱。閱兵總指揮,南京總兵江寧衛指揮使楊峰!”
受過提點的朱由校在城門樓神情肅穆的點點頭,隻是簡潔的說了句:“開始!”
“是!”
楊峰重新上馬,麵向北方大聲喝道:“陛下有令,閱兵開始,標兵就位!”
隨著楊峰的聲音,六十名標兵開始出現在眾人的麵前。這些經過精心挑選出來的軍士手中握著上了刺刀的“棕貝斯”燧發槍首先出現在眾人麵前,他們都是經過特彆挑選的軍士,所有人的身高幾乎都一樣,持槍的姿勢也基本相同。
尤其是這些標兵並沒有披甲,而是穿上了楊峰從現代弄來的97式禮服,腳上穿著擦得油光蹭涼的馬靴,腰間係著武裝帶,頭上帶著大簷帽,他們一亮相便招來了無數的目光。
相比後世現代的衝鋒槍,這些近代的燧發槍無論是槍身還是刺刀都更長,上了刺刀後刺刀的位置已經達到了人的下巴,這樣看起來讓人覺得這些標兵更加的威武更加的修長和挺拔。
這些標兵們手持火銃從遠處走了過來,他們的走得有些緩慢,但腳步卻異常堅定。他們的每一個動作,看起來都格外的新穎。
標兵們是邁著正步進入訓練場的。正步,幾乎在場的觀眾,都沒有看見過。這些來自三百多年後的標準動作引起了百姓們極大的興趣。過了好一會第一名軍士來到有白點的地方後停步,立正,轉身,豎槍。儘管是非常簡單的動作,換了任何的正常人都能夠做到。但是,他們的動作,充滿了陽剛之氣,硬朗之風,
看著標兵們的動作,不止是大街兩側的百姓們顯得異常驚訝,就連站在城門樓上的文武百官們也吃驚的長大了嘴巴,朱由校更是呼吸都變得有些急促起來,他緊握著張嫣的手,感到自己的心跳有些加快。
其實許多人都無法理解,這些標兵們為什麼要將每一個動作,都做得很慢。尤其是走路的動作,看起來非常的特彆。
隻是他們不解歸不解,但到了現在後在場的十數萬百姓和城門樓上的人都感受到了一股說不出的嚴肅的氣氛迎麵而來。
不久以後,六十名標兵全部就位,相互間形成一條直線。
這些標兵站好之後就再也不動了,這些人好像是雕塑一樣屹立在那裡一動不動。給人的感覺就好像象挺拔的青鬆,象堅不可摧的岩石。手中那散發著寒光的刺刀映照著早晨的陽光,是那麼的有震懾力。
此時的現場,沒有人再敢高聲說話,這區區六十名標兵隻是站在那裡,一股無言的威壓便籠罩在所有人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