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勝!”
所有人都被這一幕給鎮住了,朱由校可以發誓這是他這輩子見過的最震撼人心場景。閃閃發光的刺刀,整齊的步伐,颯爽的英姿和堅毅的表情以及無所畏懼的目光,朱由校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這一幕他會永遠記住,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
就在朱由校激動得身子都有些顫抖的時候,突然感到自己的手掌被一隻溫暖柔軟的小手握住了,他不用看就知道這是來自張嫣的安慰,他深吸口氣後和張嫣對視了一眼後才繼續觀看下去。
第一個方陣的軍士一直走到距離城門樓三百多米後這才重新走回了普通的踏步走。
“預備……走……”
第一個方陣還沒走完,第二個方陣就過來了,走在第二個方陣麵最前麵的掌旗官正是黃振業,這位來自神池堡千戶所的千戶經過遼東一戰的磨礪後已經變成了一名合格的軍官,今天的他同樣全身披掛著鐵甲,手持日月旗走在方陣的前麵。
今天的步兵方陣一共有十二個,最前麵的三個方陣分彆有千戶或是副千戶帶隊,後麵的步兵方陣有則是百戶帶隊,直到十二個步兵方陣通過後,後麵又開來了好幾個騎兵方陣,這個騎兵方陣在雖然在隊列上比不得步兵方陣那麼整齊,但精鋼打造的板甲、紅色的披風,頭頂的紅纓以及那長長的馬槍無不在展示著他們的力量。
炮兵方陣是最後才通過的,從數量上來看,炮兵方陣的人數是最少的,江寧衛總攻一百二十門的火炮隻組成了三個方陣,每個方陣隻有四十門火炮。但是那些黑黝黝的火炮徐徐駛過城門樓時,許多世襲的武勳們都不能淡定了。
這些世襲的武勳麼或許已經演變成了隻會撈銀子的廢物,但是隻要對火炮稍微了解的人就知道如今的火炮有多笨重。動輒重達數千斤的火炮隻能用來守城,根本不能向麵前這些火炮那樣隨便一匹馬就能到處拖著走,有些敏感的人立刻意識到這些輕便的火炮對於軍隊實在是太重要了。
炮兵方陣的領隊是邱迪生,這位昔日吃得肥肥胖胖的江浦千戶所千戶如今已經成功的瘦身成功,從一百八十斤減到了一百三十多斤,以他的減肥成都,在後世已經可以用來打勵誌廣告了。
當最後一個方陣走過後,大街上寂靜了半晌,隨後突然響起了一陣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不少百姓興奮得又跳又叫,不管是男女還是老少,即便是性格最內斂的人也興奮都滿臉通紅,整條大街都響徹著震天的笑聲、尖叫聲和各式各樣的怪叫聲,百姓們在用這樣的方式來發泄內心的激動。
相比興奮的老百信,站在城門樓上的文官們臉上的表情很是精彩。緊跟在朱由校身後的顧秉謙、黃立即等幾位閣老相視了一眼,臉上全都不動聲色。
而排在隊伍中間和末端的那些禦史、言官就不怎麼好看了,不少人臉色變得很難看,江寧軍表現得越出彩他們對楊峰的攻擊是那麼的愚蠢和無能。從剛才江寧軍的表現來看,這支軍隊的表現堪稱是驚豔之極,可以毫不客氣的說,若是大明再多像這樣的衛所,恐怕遼東的局勢就要儘數改觀了,試問向來把武官鄙視到了骨子裡的文官集團如何會甘心接受這樣一個事實。
文官們再無知,也知道一支軍隊的精神麵貌,往往決定了它的戰鬥力。一支無精打采的部隊,就算裝備再先進的武器,戰鬥力同樣是令人堪憂的,就拿現在駐紮在遼東的明軍來舉例。大明軍隊的武器水平其實並不比後金軍隊差,但為什麼雙方的戰鬥力相差那麼多呢,歸其原因還是雙方士卒的訓練程度以及戰鬥意誌的差距太大。
對於紀律鬆弛的明軍來說,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當兵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若是上頭能把餉銀發足,他們能發揮出六成的戰力,若是上頭隻發五成的餉銀,最多能發揮出三成的戰力,若是上頭不發餉銀的話那麼不好意思,一開仗的話他們立刻扭頭就跑。
兵丁們為銀子而戰也就罷了,但老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已經爛到了骨子裡的大明朝廷和將門才是導致明軍沒落的最大罪魁禍首。明初的明軍為什麼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那是因為那時的明軍上下無論是將官還是士兵都能看到希望。將官們立功可以升官可以封爵,士兵們立功了也可以當官,加之沒有文官集團的掣肘,所以打起仗來大家的勁能往一處使。
最典型的是當時士兵或是軍官們立功後,兵部會派出核查官員來到立功的地方進行調查尋訪,弄清楚之後兵部才會對立功的軍官和士兵進行封賞。可現在的明軍晉升的渠道全都被文官和上層的將領們把持著,升官全靠送禮塞銀子,沒有背景的人即便是立下再大的功勞也很難得得到晉升。
就拿楊峰來說吧,去年他在遼東砍了那麼多的首級,最後卻被迫分出大半給遼東的眾將,這樣的事情要是換做在明初,上至孫承宗,下旨遼東的諸將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要被撤職甚至砍頭。
世上的事情就是這麼諷刺,在一群雞群裡若是突然出現了一隻白天鵝,那麼這隻天鵝招來的絕不會是崇拜或是喜愛,反而很有可能為自己帶來仇恨乃至嫉妒的目光。
可以這麼說,今天的閱兵結束後,楊峰和他麾下的江寧軍知名度正在以吹氣球般的速度飛漲,京城的老百姓奔走相告著,可以說楊峰在京城的百姓人家心中的知名度在迅速擴大,但與此同時,京城裡的權貴或是文武百官們也記住了楊峰的大名,不少原本隻是聽說過他名字的東林黨人更是牢牢記住了楊峰這個人並將他視為大敵。
閱兵式剛結束,回到校場還沒來得及換衣服的楊峰就接到了宮裡的太監帶來了朱由校的旨意,宣他第二天上朝。
對於楊峰來說上朝是個新鮮事,但也僅僅是新鮮事而已,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他的那幾個女人對於這種事卻比他還心急。在知道第二天楊峰要上朝之後,他們吃過了晚飯後就開始準備起來。官袍、玉帶、官帽、官靴、玉佩等等一應東西全都準備得妥妥當當。
最令楊峰感到痛苦的是,他正睡得正香的時候就海蘭珠給叫醒了。他睜眼一看,差點沒氣暈,現在的時間才是寅時過半,也就是淩晨四點鐘。
隻是還沒等楊峰發脾氣,他就被海蘭珠,鄭妥娘以及哲哲、大玉兒四女給拽了起來,逼著他洗漱吃點東西後便讓宋燁等家丁“押著”他上朝了。
騎在馬上的楊峰看著依然黑漆漆的天空,隻覺得生活變得了無情趣,這樣的日子哪裡是人乾的,就算給個皇帝也不乾啊。
看著沒精打采搖搖晃晃的楊峰,緊跟在他後麵的宋燁不得不低聲吩咐旁邊的幾名家丁將他護在中間以防止他們的老板從馬上掉下來,否則若是傳出來剛從遼東得勝歸來並在昨天的閱兵式裡大出風頭的楊總兵竟然在上朝途中從馬上掉下來摔傷,這樣的笑話可就鬨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