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一舉兩得(1 / 2)

聽到畢自嚴居然把主意打到了大明皇家商行的頭上,夏大言伸出一半的筷子定格在了半空,丁友文臉上那副看熱鬨不怕事大的笑容也僵住了。

大明皇家商行是什麼?

經過幾年的發展,有了皇帝和楊峰的背書,大明皇家商行的店鋪幾乎遍布了北方所有的大城市,就連江南也被它滲透了一半,可以說如今的大明皇家商行已經變成了一個遍布大半個大明的龐然大物。

這個龐然大物光是今年就已經為朱由校的內庫貢獻了五百萬兩銀子,還不算楊峰四處炒家弄到的那些資產,這也是

朱由校如今在朝堂上威望急劇增加的主要原因。

現在畢自嚴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大明皇家商行的頭上,這是要動皇帝和楊峰的奶酪的節奏啊。

震驚過後,所有人都將目光望向了楊峰,看看這位江寧侯是否會大發雷霆。

楊峰也是愣了一下,臉上的笑容慢慢收斂了起來,沉聲道:“畢大人能否說得清楚一點。”

麵對眼神變得犀利的楊峰,畢自嚴依舊麵不改色的說:“侯爺應當知道,朝廷此次遷徙了三十萬百姓前往台灣,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三十萬百姓無論是吃喝拉撒還是住所都是一個大問題,更何況眼看著就要過年了,咱們總不能讓百姓到了台灣後吃草根樹皮吧?

聽聞後也開設的大明皇家商行乃是大明第一大商行,所以下官想請侯爺伸出援手支援一二,至少能讓百姓撐到來年第一批糧食收獲,否則百姓一旦沒了糧食,出現了餓死人的情況,下官可就愧對百姓愧對陛下了。

所以下官希望大明皇家商行能夠伸出援手,支援下官一批糧食,能讓百姓支撐到明年三四月份,下官替台灣的百姓謝過侯爺了。”

說完,畢自嚴站了起來朝楊峰深深做了個揖。

楊峰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畢自嚴這話乍聽起來挺有道理,可細細一想卻很不對勁。

大明皇家商行說白了隻是楊峰的個人產業,憑什麼讓他一個人養活數十萬百姓,什麼事都讓他做了,那要要他這個巡撫做什麼?

楊峰搖頭道:“畢大人,此事恕本侯不能答應。”

一旁看不下去的夏大言也說話了,“畢大人,賑災乃是朝廷的事情。再者說了,您可是朝廷新任命的巡撫,若是一有什麼事情就推給侯爺,還要您這個巡撫做什麼?”

夏大言的話也代表了大部分的心聲,當官一定要將私事和公事分清楚,用自己的銀子去辦公家的事情是不可取的,更何況是強行要求人家去做呢。

畢自嚴苦笑著一攤手:“夏大人,本官又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隻是您也知道,先前朝廷撥了一百萬兩的遷徙銀子,可全都……

誒……此事不說也罷。為了這事陛下大發雷霆,責令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三司會審徹查此案。可即便如此這些銀子短時間內也是弄不回來的。

雖然隨後陛下又從內庫調撥了五十萬兩銀子給本官,可如今數十萬百姓要用到銀子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五十萬兩銀子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故而不得已才向侯爺化個緣。”

“話雖如此,可此事本侯也愛莫能助。”

楊峰搖了搖頭,彆看他先前安置那些移民的時候又是買帳篷又是買糧食的,但這隻是自發的短期行為。

畢自嚴的事情卻屬於長期行為了,且不說要養活數十萬百姓長達幾乎半年的時間需要多少糧食和銀子。就算是這次楊峰將這筆銀子給出了,那麼下次還有這種事情呢,是不是又要他掏銀子和糧食?

楊峰至今還記得他念書的時候,老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當某件事成為習慣後,那麼這種事必將會一直持續下去。

剛開始的時候,他出銀子畢自嚴和遷徙來的數十萬百姓或許會很感激他,但一旦成為習慣後,他們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乃至有一天楊峰不願意出銀子賑濟或是幫他們,那種感激便會立刻變成仇恨,老話說的鬥米恩升米仇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這個冤大頭楊峰是絕不願意當的。

想了一下後,楊峰對畢自嚴道:“畢大人,這件事你也不用說了,彆說本侯沒有這個能耐養活數十萬百姓,就是有那個能耐,本侯也不會做的。”

不等畢自嚴說話,楊峰繼續道:“不過本後可以替您出個主意,您可以以台灣巡撫衙門的名義向福建巡撫衙門、布政使衙門借一筆銀子,度過這個難關。

利息嘛可以稍微少一點,但一定要有。而且這筆銀子可以分兩年乃至三年還清,您看如何?”

畢自嚴一愣;“什麼……還要還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