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了。”
孫承宗有接著說道:“你可知如今的韃子已然失去了理智,他們將那些老弱婦孺公然放在戰陣前麵,而這些人有不少是被韃子擄掠過來的大明百姓,韃子擺明了就是要拿那些人當人質。
你想想,若是咱們將這些人都殺了,傳到朝堂上將會引起多大的震動,那些言官禦史還不像發瘋一般談何咱們,屆時咱們即便是有功恐怕也變成有過了。
江寧候,你莫要忘了前唐時期侯君集遠征高昌國之事乎?”
侯君集是前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一員大將,在貞觀十三年的時候領兵滅了西域的高昌國。
按理說他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回國後一定會受到封賞,但侯君集在回到大唐後卻被人告發在高昌國期間濫殺無辜,兵縱容手下士卒掠奪財物,私自將高昌國的國寶據為己有,就這樣侯君集回國後不但沒有被封賞,反而被捉拿入獄。
孫承宗之所以說出這件事,就是提醒楊峰,前車之鑒不能忘。
雖然他和楊峰一個是帝師,另一個是侯爺,但朝堂上的事情誰也說不準,一旦被敵人抓到把柄,談何來人濫殺無辜的話,這就是非常大的麻煩,搞不好還會把自己給搭進去。
對於侯君集的典故楊峰當然知道,曆史上的侯君集雖然為人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但他能夠帶領大唐將士滅了一個國家,這就證明人家確實是個有本事的人。
立了這麼大的功勞不但沒有封賞,反而被捕入獄,這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這跟如今的楊峰的處境確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看到楊峰沉默不語,孫承宗這才鬆了口氣,看來自己的話確實是將他說動了,不過孫承宗還是低估了我們的楊大官人。
楊峰沉默了一會後緩緩搖了搖頭,神情也慢慢變得堅定起來。
“孫大人,你的話本候聽明白了,但請恕本候不敢苟同,本候還是要調炮將那些韃子給轟平。”
孫承宗急了:“江寧候,本官說了那麼多你怎麼還不明白啊?你妹看到牆上那些老弱婦孺嗎,他們當中雖然有不少人都是韃子,但也有不少漢人的百姓,將他們一起殺死你於心何忍?況且韃子裡也有好人,你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啊!”
楊峰一聽,臉色頓時沉了下來,冷然道:“孫大人此言差矣,你說韃子裡也有好人,可是在本候看來,隻有死掉的韃子才是好的韃子。
你又說這裡頭還有漢人百姓,難道咱們的將士就不是漢人嗎?又是誰給你的權利,讓這些年輕的將士白白送死的?”
楊峰越說聲音越大,就連不遠處的遼東眾將和江寧軍將領都聽到了,不少人臉上都露出了深以為然的表情,一些遼東軍將領和士卒更是露出了感動的神色。
楊峰的話簡直就是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裡,雖然說當兵乾的就是刀頭舔血的事情,但若是能活著誰想死啊,更何況自己明明有火炮,卻因為生怕誤傷到韃子的百姓而不敢使用,這簡直太讓人憋屈了。
說完後,楊峰也不理會身邊臉色一陣青一陣紅的孫承宗,大步朝著眾將走去,隻見他走了幾步後大聲道:“來人,傳本候的命令,將所有的火炮都調進城來。
韃子不是想當縮頭烏龜嗎,那本候把他們的龜殼全部敲滅,我倒要看看代善、多爾袞這些人還能有什麼辦法?”
“喏!”
傳令兵大聲應了一聲後拿起步話機傳達楊峰的命令,周圍的眾將臉上也露出了喜色,有了火炮的支援,那些堅固的牆壁再也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他們也不用拿士卒的命來往裡麵填了。
就在這時,在那座府邸的牆壁後麵,代善看著前方躺了一地的明軍傷兵和屍體很是得意的對身邊的嶽托道:“看到沒有,漢人總是自詡為仁義之邦,喜歡講仁義道德,但是他們也最容易被仁義道德束縛住,老十四不過略施小計,明軍就損失慘重,連火炮都不敢用了,可見這些人的迂腐。”
嶽托卻搖了搖頭:“阿瑪,此種不過是小計,等到明軍醒悟過來,他們肯定會動用火炮的。”
“這個是自然!”
代善卻冷哼道:“我當然沒指望靠著那些老弱婦孺擋住明軍一輩子,隻要能將他們擋到天黑我們的目的就算達到了,咱們便有機會衝出去,隻要能衝出盛京,以遼東之大,咱們哪裡去不得!”,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