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孫承宗畢竟在宦海沉浮了大半輩子,鎮定的功夫自然也遠超旁人。
深呼吸了幾下後,他的臉上便恢複了平靜,“既然江寧候都這麼說了,那麼最大的問題便不存在了,此時宜早不宜遲,不如江寧候和本官一道聯名給陛下上折子,請求陛下恩準,你看如何?”
楊峰心中大悅,含笑道:“當然可以,那就請孫大人執筆,寫好後咱們一同署名,送呈陛下預覽,咱們一同推進此事。不過在此之前本候還有一事要與孫大人商議。”
“哦……還有何事?”孫承宗好奇的看向了楊峰。
“是這樣。”楊峰正色道:“本候以為,皇太極和他所謂的大清國固然被咱們滅了,但難保日後他們不會再度死灰複燃,所以本候以為光遷移百姓到遼東可不行,還得配合一定數量的退役士卒,並配發給武器鎧甲,如此才能確保咱們在遼東百姓的安全,不知您以為如何?”
“退役士卒?”
孫承宗捋須想了一下才緩緩道:“遼東本土的退役士卒倒好說,他們原本就是遼東人,退役後自然會留在遼東。可遼東軍裡可是有不少外地士卒,他們退役後十有八i九是要返回原籍的,這點咱們卻是不好強令他們留下來。”
大明自打開國皇帝朱元璋實行的軍戶製度到了中期便崩壞殆儘,那些軍戶與其說是軍隊不如說是農民更加妥當。否則也不會出現嘉靖年間幾百名倭寇便敢深入大明境內公然攻打縣城的現象了。
而到了明朝後期,大明軍戶製度早已名存實亡,大明但凡是有點戰鬥力的軍隊實行的都是募兵製。
募兵製和軍戶製度最大的區彆就是募兵製招募來的士兵都是自願的,而且他們的戶籍也全都是良民,退役之後他們也是要返回家鄉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勒令他們加入軍戶。
早就料到孫承宗會這麼說的楊峰笑了笑:“士卒不願意留下來那是因為咱們給出的價碼不夠,既然遼東又難麼多無主的土地,咱們為何不能將一部封賞給有功的將士呢?隻要有了土地的牽絆,何愁將士們不願意留下來。”
聽著楊峰的解釋,孫承宗原本微皺的眉頭很快舒展開來,點頭道:“嗯,這個主意好。有了土地,那些士卒自然願意留下來,這樣一來遼東的安危就更加萬無一失了,這件事本官以為可行!”
“那就好!”看到孫承宗也讚同自己的意見,楊峰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既然孫大人也這麼說了,那本候麾下的江寧軍士卒退役後是否也能發給他們土地啊?”
孫承宗聽後就是一愣,過一會才大笑道:“本官說呢,江寧候怎麼會如此大方的替本官出謀劃策,感情你是要替麾下的將士討要好處啊!行……此事本官答應了,具體的章程咱們讓下麵的人去談。”
“好!”
看到孫承宗答應下來,楊峰心中不禁大喜,遼東可是個好地方啊,小麥、大米、乃至土豆和高粱都能種植,隻要經過數年的發展,這裡的變化絕對會讓所有人都吃驚。
當遼東變成了大明的糧倉後,困擾大明最大的糧食問題也將不複存在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