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的婦人姑娘們幾乎都湊在一處, 一邊洗衣一邊聊天更好打發時間。
佟穗妯娌倆休息的地方離她們有些距離,等她們站起來去跟洗好衣服的阿福、阿真彙合時,也有其他人忙完了, 在回村的路上湊過來搭訕。
“綿綿她娘好幾年沒出門了吧, 這水靈模樣,瞧著咋跟你剛嫁過來的時候沒多大變化。”
“蕭二媳婦也是個俏的,小兩口可真般配。”
當著本人的麵當然都是各種誇詞, 佟穗是新媳婦,靦腆笑笑便能應付,柳初太久沒跟外麵的人打交道,不善言辭, 妯娌倆倒是挺像。
靠近村子後, 婦人們朝不同的方向去了。
佟穗被蕭家西邊空地上齊刷刷操./練的幾排人吸引了, 隻見老爺子蕭穆站在木頭搭建的簡陋台子上演練招式,二叔蕭守義穿梭在隊列中隨時糾正彆人錯誤的地方。雖然大家穿的都是襤褸布衣,因為動作整齊,竟也頗有幾分威勢。
佟穗粗略地數了數,大概有四十多個年齡不等的大人,三十多個孩子,其中包括兩個眉眼英氣的小姑娘, 無論看熱鬨的村人如何玩笑,她們兀自揮臂抬腿, 有模有樣。
佟穗小聲問柳初:“祖父還收女弟子?”聽說武行隻收男徒。
柳初:“好像一直都沒定過規矩, 隻是早些年沒有女孩子會動學武的心思,後來亂了,聽說祖父不收錢,就有女孩子過來試試, 見祖父願意教,她們也就跟著學,不過敢學的還是少數,好幾個興致勃勃地來了,被人一笑便跑了,臉皮薄,抹不開。”
佟穗看向那些或站或坐把練武當看戲的閒散村人們,男女老少都有,邊議論邊笑,指指點點。
柳初繼續給她介紹:“聽四弟說,每天都有七八十人學武,還不是同一批,所有人都加起來能有五百多個,還有人專門騎毛驢騾子從更遠的村鎮趕來。”
佟穗羨慕道:“我們家離得太遠了,不然讓我哥我弟也來學。”
獵戶家的功夫都是在山裡摸爬滾打總結出來的野把式,蕭家傳授的才是正宗武藝。
柳初笑道:“遠也不怕,以後二弟陪你回家探親的時候讓他多指點指點,比跟著大家一起學還快呢。”
提到蕭縝,佟穗在人群裡找了一圈,沒找到。
有圍觀的村民們朝妯娌倆這邊張望,交頭接耳,兩人就先進去了,將喂騾的青草放進騾棚,喂豬的苦麻子草直接撒進豬圈,隻剩下留著做包子的馬鈴菜。
整理完籃子,佟穗剛要往東院走,一轉身,發現蕭縝竟然坐在中院的堂屋,手裡拿著一本書。
他顯然早就瞧見她們了,臉正朝著她這邊。
柳初搶走她手裡的籃子,鼓勵道:“我先回去了,你去陪二弟說說話。”
佟穗犯愁,她跟蕭縝真沒什麼好說的,昨天上午那般驚險,兩人說的話也屈指可數。
眼看柳初都走開了,佟穗隻好硬著頭皮朝蕭縝走去。
蕭縝看著她漸漸靠近。
佟穗倒是巴不得他低頭去看書,那樣的眼神,害得她險些連路都走不順。
“你怎麼在這兒,沒去幫祖父二叔教授武藝?”佟穗儘量神色自然地問。
蕭縝坐在大家吃飯的地方,不是飯點,兩張矮桌豎立在側,周圍擺著一圈小板凳。
他隨手抄了一張放在旁邊,再看向佟穗。
佟穗挨著他坐下。
蕭縝這才解釋道:“那邊兩人就夠了,最近要提防流民,我們兄弟會留一個在祖父這邊守著。”
佟穗:“……那我明天不出門了,幫你守?你忙你的去。”這麼一個大勞力,用來看家太浪費。
蕭縝:“我是守家財,也是守你們,真來個狠的,你們喊人都來不及。”
佟穗不吭聲了。
蕭縝:“況且我現在帶傷,暫且忙不了彆的。”
挖坑埋屍那是沒辦法,有時間休養還是休養的好,不然傷口反複裂開他也吃不消。
佟穗想到了昨晚,他確實沒動傷多的那條手臂,光動腰了。
回憶讓她臉上的熱度明顯上漲。
蕭縝則看見一張粉桃花似的臉。
這幾晚,隻新婚夜點著喜燭,光線昏黃,新娘子臉再紅也照不出她此時的嬌羞,隨後幾晚全是黑燈瞎火。
佟穗知道他在看自己,急著轉移話題,指指他手裡的書:“這本是什麼?”
蕭縝左手一翻,露出封皮,上書“六韜”兩個大字。
佟穗是讀過書,但十二歲以前她學的都是私塾先生教的啟蒙書冊,戰亂期間雖然有了宋瀾這位兩榜進士教授,可大家都是逃生要緊,遇到長點的太平才又去學一陣,導致佟穗的學問實在不算高,方媒婆誇她才氣不輸縣城裡的大戶閨秀實屬胡扯。
此時此刻,佟穗認得“六韜”二字,卻不知裡麵講的是何物。
她乾淨的眼眸裡全是求知的好奇,蕭縝便給她解釋道:“此書乃薑望薑太公所著,分文、武、龍、虎、豹、犬六卷。文韜卷講的是治國圖強之道,武韜卷……”
治國圖強、奪取天下、軍隊治理、武器戰術、兵種協同,全都是佟穗不曾涉獵也不曾想過的內容,就像枝頭的麻雀不會去想大雁為何能飛那麼高,像村裡洗衣做飯的姑娘想不出高官家的小姐每日都會做哪些文雅之事。
既不懂,也無從了解。
“你,你都看得懂?”佟穗下意識地問。
蕭家確實是遠近村落中的大戶之一,佟穗也早就知道蕭家祖上是世襲的千戶武官,可出現在她眼前的蕭家兄弟們的身形、談吐、做派跟二哥佟貴好像也沒有太大區彆,哪怕蕭縝特殊一些,佟穗也無法將他與滿腹經綸聯係到一起。
蕭縝:“怎麼,我不像?”
佟穗:“……”體型健碩,殺人不眨眼,哪裡像儒士了。
蕭縝合上書,站起來道:“走,我帶你去書房看看。”
老爺子的中院也蓋了東西廂房,東廂做祠堂,西廂是三間格局,北屋做書房、堂屋待客、南屋做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