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與女人不同,男人喜歡不會去問陌生人,不能等著彆人問,兩個拖兒在聊天的空檔就有意無意的透漏出衣服出自衣帽間。
有心想買衣服,偷聽有也能找到衣帽間。
衣帽間裡,老二不解的問光哥:“光哥,為啥不搞饑餓營銷了。”
“我們的貨能供應的上,客流能穩定住,為什麼要搞饑餓營銷,饑餓營銷是一種手段,不適合長乾。”吳大光說道。
衣帽間有幾個托兒,生意漸入佳境,已經不需要吳大光在拉買家查看,小店終於步入了正軌,貨物數量變成了永不斷貨。
半個月的時間,衣服款式差不多有七八身了,廠子裡開始著手抓生產,國企雖然變成了民營企業,但是該有的標準一點沒降低。
服裝是第一大難關,暫時避開了,第二大難關擺在眼前,銷路,老二與商販隻能勉強穩固住本。
吳大光坐在修補好的廠長辦公室裡,查看以前的合作表,一部分中間商住在縣城裡,大部分中間商全國各地的分布。
按照留下來的電話,吳大光一個個撥打。
“喂,是劉老板吧,我是晨光服裝廠的,我想問問你……”
不給吳大光說完的機會,電話那頭:“我早說了不跟你們合作,你們的衣服款式被市場淘汰了。”
電話那頭不給解釋的機會,掛斷電話。
吳大光挨個打電話,回複的內容大致一樣:
“你們做的衣服,我不會收的,賣不出砸手裡頭。”
“你們就算給我一塊錢一件,我也不會要。”
也有委婉的:“你們的衣服檔次太高,你們也知道消費者的能力有限。”
總而言之,沒有一家想收服裝廠的衣服。
眼看著廠子的服裝積壓,王坤跟著上火:“光哥,要不然讓他們停工吧。”
“不停,你回家收拾一下,跟家裡交代,去市裡出差幾天,我還就不信打不開市場。”
傍晚,吳大光專門去接杏花放學,幼兒園在排練節目,一群家長圍在幼兒園門口,等孩子放學。
有心急的家長,打斷幼兒園的排練:“到了放學的時間,咋還不讓接呢,先把我兒子放出來,這學上的啥都不會,淨扯點沒用的,詩朗誦能當飯吃啊。”
老師無語,隻好將他兒子提前放走。
男孩似乎是覺得自己被團集體拋棄了一樣,哭喊著:“我不走,我不走,我要詩朗誦。”
家長看起來很忙,沒工夫管孩子的情緒,拉著就走,嘴裡還不斷的指責:“詩朗誦能有啥出息了,你啥時候給我認識幾個字,我就燒高香了,一點都不像我,跟你爹一樣笨。”
男孩被拉進了一輛小轎車裡,這個年代能坐得起小轎車的,都是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