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李少雲得到原身記憶之後,才發現的驚人真相。
在村裡人眼裡,李爹是個謙和的人,還有點若有若無的距離感,但總體來說是個不多話的,誰知道私下裡卻是個絮絮叨叨、話癆的人呢!
李少雲搖搖頭,重新把毛巾扔進水盆。
又用瓢給添了點熱水。
不是她舍不得給親爹換水,是家裡用水都要去村中央的水井中挑水,用水不方便。
另外就是大家習慣了節儉,一家子用一盆水洗臉屬於正常操作,除非是某個人臟的不得了,才會換水,不然一般都是這樣。
李少雲也很快適應了這個習慣。不然就她目前這個小身板,全家吃水就指著美爹和娘,她也不好多浪費。
反正也不是她最後洗,將就就將就了!
顯然李爹一點兒也不在意用女兒用過的剩水洗臉,一邊洗臉一邊還說呢,“女娃兒家就是乾淨,瞧這洗完臉和沒洗似得,水都是清的!不像你哥哥他們洗完水都沒法看了!臟地很!”
李少雲翻了翻眼皮,這大早上起來,也沒乾什麼,能臟到哪兒去?
“李達!李貳!還不起來要我去請你們起來還是咋的!?”
一聲熟悉的咆哮響起,李少雲按捺住捂耳朵的衝動,天天來這麼一出,老爹你也不嫌枯燥乏味的?
李大,李二,倒是挺應景,怎麼沒給自己取個李三(珊)呢?
李少雲在心裡吐槽。
哦對了!自己是行二,所以……這是被排除在外了!?
李爸起來了,沒多會兒李媽也出了屋子。
接下來就是爺奶老倆口。
要說這一家人勤快倒是可以,沒有一個賴嘰的。
李少雲記憶裡,冬天裡沒什麼事做,大家也不會起太早。
除非下地,基本上不是竄東家就是竄西家,在屋子裡呆著。
然而這邊又冷,不點個火盆人基本上在屋子裡待不住。
要說點火盆也是廢柴的,本地不是山區,燒火做飯用的是麥秸稈和稻草,要硬木柴的話隻能上鎮上買,或者自己走個幾十裡地去山裡砍柴。
目前還沒有太強的環境保護意識,像這種去山裡砍點雜木回家做燒柴,一般是沒人管的。
隻是這一來一回好幾十裡,一去一天,早上還得早早爬起來做乾糧。
現在村裡沒幾家人願意這麼乾了,主要是耽誤工夫!
現在包田到戶了,一年到頭就冬天有個閒工夫,好容易歇一段,誰也不想大冬天跑山裡找罪受。
稻草和麥秸稈它燒著不好嗎?
要烤火,可以買木炭啊!
隻是現在家家都不怎麼富裕,木炭這種東西一家最多也就備上個三五十斤的,一般都是過年的時候或者客人上門了,才會點起來。
平時怎麼取暖?後世一句話說的很正確:基本靠抖。
一家子都起來了,院子裡就熱鬨起來了。
最後起床的哥倆、主要是老大李達,受到李爸每日一訓,不過那倆也早就皮實了,對於李爸的訓斥並不在意,和耳邊風似得,聽過就忘。
現在是冬天,好容易能偷懶多睡會兒,起那麼早乾什麼?
也隻有妹妹這個假勤快的家夥,早早爬起來,也不知道起那麼早乾什麼,這麼冷的!
李達心裡一通腹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