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李爸開始在鎮上擺攤,家裡的事兒就交給了李家老倆口。
要說現在家裡乾的活兒,主要就剩下做飯了!
三兄妹都在上學,連最小的李貳都上了一年級。中午三個要回家吃飯,沒人做飯不成,這個艱巨任務就交給李奶奶了。
另外喂雞喂豬這些小活兒,雞鴨喂起來不費事,主要還是兩頭豬。
早上李壯兩口子走之前先喂一頓,中午李奶奶喂一頓。
豬食倆口子事先給拌好放在豬食槽裡,到點兒李奶奶把豬從豬圈放出來,吃完把豬攆回圈裡就可以。也不費什麼事兒。
下午倆口子就回來了,所以除了李爸兩口子比以前忙累之外,其他的倒也沒太大變化。
中午家裡人吃的也簡單,不是麵條就是米飯。也沒太多花樣,對於李奶奶來說也不難。
米飯就炒個下飯菜,麵條更簡單,炒個鹵子,白水煮麵澆在上麵即可。
而李壯兩口子,則是專心在鎮上做小攤販。
置辦好家什,在鎮上農貿市場裡租了一個攤位,這活兒就開張了。
兩口子都是半下午就早早回來了,然後就到處去尋摸蚌殼、螺絲的。
到家之後就開始剝殼、清洗,切片,準備調料,等著第二天拿到鎮上去賣。
現在天氣冷,倒也不用擔心蚌肉變質、發臭。不然這年頭沒個冰箱,還真不好說。
現在出貨量也不大,自家去摸一些就足夠了。
聽說李家在鎮上擺攤,村裡人還羨慕了一陣子。
不是沒人動過同樣的腦筋,但是看李壯兩口子挺辛苦,起早貪黑,天天要去摸蚌殼、螺絲,回家再清洗,第二天再趕到鎮上,一刻不得閒的。
關鍵這費的功夫,就不是一般人能乾得了的!這做了再賣不出去,不糟踐錢嘛!
掙錢多不容易,好容易吃了幾天飽飯,萬一賠本了,這不虧到姥姥家了!
農家人不怕辛苦,就怕費了老大功夫,到頭來卻沒掙到錢,不瞎耽誤工夫麼。
不是沒人泛酸說怪話,但是李壯兩口子也不是那種性情綿軟、好拿捏的。
再加上兩口子有意無意叫苦、吐露一天下來就掙個辛苦錢,累得賊死不過為了孩子不得不咬著牙乾,各種吐槽,漸漸也就沒人關注。
到最後就剩下嘴上羨慕了,私下裡怎麼編排李壯兩口子那就沒人知道了。
笑話的也有,說他們倆口子不好好種地,不務正業的,到時候彆莊稼沒種好,錢也沒掙到,兩頭落空那就好看了!
不過這些怪話、酸話都是私下裡說說,自然不會當著李壯兩口子的麵兒。
村人除了看李壯兩口子就掙個辛苦錢,還有固有的保守觀念,抹不開麵兒、覺得做小生意有點丟人,是以大部分隻是妒羨卻沒一個付諸行動。
這會兒人的觀念,除了工人還有吃皇糧的郭嘉乾部是人上人外,倒買倒賣這種的小商販,在人們眼裡還是不務正業,多少有點看不起的意思。
這些雜七雜八的是非,李壯兩口子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會在意。
他們樂得沒人和他們競爭,悶聲發財不好嘛。
現在看李壯兩口子雖然乾的熱火朝天的,但也沒人相信倆口子能掙多少,不就是個辛苦錢麼。
等李少雲他們考完期末試,沒公布成績就放了假,李爸兩口子已經乾了大半個月快一個月了。
這天晚上李爸抽了個空,想總結一下自己乾了這麼久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