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二回的,就變成了回頭客。
鎮上可不比村裡,各種機構、基層組織,在鎮上都有各自地盤,吃皇糧的人多了,購買者也相對穩定。
銀行、郵局、糧站、地段醫院、中心學校鎮上都有,尤其鄉鎮政府,真的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個部門算下來,其實真不少人。
這些人隻要有部分人成了李家小攤的穩定客源,就不少賺。而這部分人,對於衛生什麼的就更講究一些。
李少雲的提示,還是源於來自後世的習慣,潛意識裡還是不願意吃到不乾淨衛生的東西,將心比心之下,要求就稍微多一些。
不然就現在這剛剛新興的市場,有的買就不錯了,還沒有什麼黑窩點不黑窩點的意識,大多數人其實沒那麼講究。
但在這不講究的一堆人裡,李家小攤的講究就格外顯得與眾不同,那些鎮上各基層組織也就是吃公家飯的人,就喜歡上李家小攤來消費。
李家兩口子本來也不是那死性的人,話說做生意的人也沒幾個是木訥、腦子不靈泛的,除了笑語相迎,也會做人,有時候買多了送點添頭什麼的,人家也樂意。
一來二去,這不是固定客源也變成固定客源了!
當然,這些小點子都是李少雲教給父母的。
就算她不教,李爸李媽其實也會,隻不過可能就是意會的晚點。
畢竟這東西,又不是現代才發展出來的觀點,估計隻要做生意的人,基本上都會知道。賣蔥的都知道客人買多了多搭兩根蔥呢!
隻不過經過特殊時期,人們的思維有些固化,一時想不到而已。
這天李少雲剛送走父母兄長,把家裡衛生打掃乾淨,把院子也掃了掃。
又進父母屋裡看看是不是有需要洗的衣服,她再順便洗了,省的老媽回家還得洗衣服。
雖然她可能洗的不咋乾淨,畢竟人小力氣也小,搓揉起來費勁兒,擰乾的時候可能也擰不乾淨種種,但現在這不是沒有洗衣機嗎,隻能將就將就了!
等自家賺錢了,一定讓爸媽買一台洗衣機!
她自己也挺討厭手洗衣服,尤其這大冬天的,就算從井裡打出來的水是溫的,但一會兒功夫也就涼了呀!
大冬天的雙手泡在冰水裡是什麼滋味兒,她現在是知道了!
至於在家裡燒水洗衣服,也可,但這不是麻煩嗎!
除了廢柴火,這也就不說了,反正自家現在不說日進鬥金,至少每天有收入,也就不差這點柴火錢,隻是太麻煩了!
來來回回連洗帶清的,三遍是最少的了,這按鍋燒水可不是一鍋水就能解決的。
燒水不得費功夫?更何況現在父母每晚還要做饅頭包子,這柴火下去的就更快了!能省則省吧!
結果就是李少雲的小嫩手肉眼可見地粗糙了起來。
話說,雖然原主的手就不是那種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畢竟一樣的要下田、乾家務的。
但今年趕上父母在外麵擺攤賣小炒,家裡的活兒幾乎都壓在李少雲頭上,爺奶雖然也會搭把手,但大部分的活兒都是李少雲乾的。
一個是她不忍心,爸媽忙,爺奶年紀大,她能幫點是點;另一個也是前世乾慣了的,讓她閒著她也不自在。
看著自己的手,李少雲歎了口氣。
不過更多的還是對將來充滿了信心,一想到自己每天都離二代的距離成厘米拉近,過兩年可能以米的距離拉近,她就覺得這日子充滿了盼頭。
正暢想自己的二代生活,就聽外麵有人叫自己,“少雲!少雲你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