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風俗,結婚當天,新娘子父母都不會去新郎家。
隻有新娘子的親戚跟著送嫁、吃席。
另有哥嫂兄弟之類的,會跟著送嫁隊伍過去,算是認認門、給新娘子壯膽撐腰的意思。
這次因為女兒嫁的遠,路途來回不方便,新娘子的親戚也不會去太多。
李少雲就看著新娘家的人你推我讓的,你去他不去,來回地禮讓了幾次,才確定去多少人。
其實這基本上也是事先確定了好了的,但是過場還是要走的。
院子裡嫁妝早就裝到車上了,剩下的,就是送嫁的人怎麼分配。
新娘的哥嫂自然是要去,剩下的就是三親六戚。
來的時候有四輛自行車,也就帶著新娘子,剩下的人,要過去的話,還得自備交通工具,不然就得腿兒著過去。
新娘子這邊送親的人是八個,算上新娘子就是九個。兩邊加起來,正好十六個人。
新娘子這邊也是自行車送嫁,正正好四輛自行車。剩下送嫁人除了坐拖拉機,估計也是自行車吧?
這年頭也沒有包車服務,就算新郎家有那能力,估計也沒有車子。
李少雲心想著,這接親的倒是挺便宜,兩手空空過來,帶著一大堆東西和人回去,就算她從來沒結過婚,但擱後世這肯定不行啊!
就這接親,新娘家估計早炸窩了!
哦,合著我養大了女兒,到時候陪送一堆東西不說,你接親的也不說帶著家夥事,還得我們自己找交通工具,那還結什麼婚?!不結了!
好的是一拍兩散,不好估計就反目成仇了!
不過現在李少雲看過去,場麵一片和諧,看來這是正常的。
一番禮讓之後,接親娃李少雲跟著大部隊出發了!
接親的人先一步,送親的人稍微拖後一點。
一個是不能搶了新娘子的風頭,另一個就是也得安排交通工具,這麼多人,怎麼過去也是個問題。
不過李少雲也沒有機會在旁邊圍觀,隻能帶著點小遺憾,跟著新郎新娘先走了。
一路顛簸自然不說,到李家村也快十二點了!
一進堂哥家院子,鞭炮劈劈啪啪地響了起來,比起新娘家的鞭炮,李少雲總覺得響亮多了!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
還有那調皮的,拿著呲花往新娘子頭上呲,惹得新娘子又叫又笑的躲。
李少雲看了看那玩意兒,有點像是後世用的摩絲?
一摁噴嘴,“呲”一下噴出來一堆東西,細細長長的,不知道是什麼。
李少雲看了半天,終究還是按捺住好奇心,沒有跑過去從人家手裡拿過來研究。
新娘子既然已經接回來了,李少雲認為自己已經儘完責任,現在沒她什麼事兒了!
撒麼一圈,看看李媽在不在。
這會兒院子比她走之前還熱鬨,眾人吃流水席正到半中間。
上菜的、撤盤的都是十來歲的半大小子,那真是烏央烏央的。
看得出來,李家是個大家族,五伯母家人緣也不錯,不然不會這麼多人來湊熱鬨、捧場。
剛才在新娘子家吃了一頓,現在還不咋餓。
李少雲摸摸肚子,看看烏泱泱的人群,就算吃席也得等下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