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晚吃過一次榆錢餅,後來李少雲被李達李貳攛掇著又做了幾次。
主要是李貳。這小子就是個小吃貨。
當然,她自己是願意做也喜歡吃的。
就連李爸李媽兩個,也讚揚李少雲做的榆錢餅好吃。
至於李家爺奶,更不用說了。
李奶奶雖然惋惜這玩意兒做的過於精細了,不像她們小時候吃的那種,但每次李少雲做了,爺奶吃的同樣很高興。
要說其實現在這種做法才更符合倆老的身體,裡麵放了雞蛋和少量麵粉,口感暄軟,吃起來不費勁,消化起來也容易。
要是以前做的那種,拿玉米麵、高粱麵及紅薯麵什麼的,吃起來還會剌嗓子,也更不好消化。
有一次李少雲做榆錢餅時,恰好王景剛來找李達玩兒,跟著蹭過一次之後,回家鬨騰要王媽給自己做。
王媽笑罵了兒子幾句,還是給做了。
不過王景剛總覺得自家做的,沒有李少雲家做的好吃。
想來蹭,又不好意思,這孩子也是個自尊心強的,於是想著有什麼東西可以交換。
隻是想來想去,也沒想出個什麼來。
這天放學,路上王景剛和李達說起自己家新買了收錄機的事兒。
王家雖然一樣是種田人家,不過王爸爸腦子活,人又勤快,還有一手木匠手藝。
閒暇的時候王爸爸會出去打個零工,或者給人做個家具物件什麼的。
鄉下人對家具用品要求不高,首要就是結實、耐用,至於什麼藝術審美之類,那都不在考慮之列。
這樣一來,自然比純種地就寬裕多了,有了一份額外的收入。
所以王家的條件在村中看來還是可以的,甚至比李家還要好一些,算不得拮據。不然也不會率先買了村裡人稀罕的自行車。
王家三個孩子,隻有這一個兒子,另外兩個都是女兒,排行都比王景剛大,自然免不了對這個兒子偏寵一些。
這收錄機還是起前王景剛鬨著家裡給買電視,一時買不起,為了安慰兒子,才給買的。
王景剛前陣子跟著父母進了一趟城,看到有扛著收錄機、穿著大喇叭褲滿街溜達耍酷的小青年,瞬間被迷住了!
於是又改變主意,央著父母給買收錄機。
這玩意兒對現在的農村家庭來說,也是稀罕物件。不亞於誰家買了電視機。
王景剛一個是向小夥伴炫耀,十來歲的小男孩嘛,這有了新鮮物,第一做法就是想讓自己的小夥伴知道,自己得了個好東西。
另一個也是隱晦想著老吃李少雲家烙的餅子,有點不好意思。這聽歌什麼的,也算是還情啦!
果然,李達和李少雲聽了都很感興趣。
李少雲後世聽歌、看劇,都是用的手機。使用起來也方便,隻要有網有手機,她能好幾天不出門!
再往前一點,那會兒聽歌也是用的MP3播放。
小時候還有MP3這些,等李少雲再長大一些,聽歌開始用手機了!
隻因MP3雖然攜帶方便,但畢竟功能單一了一些。
後來手機越做越精致,功能也越來越全乎,MP3這種功能單一的電子產品,也逐漸退出了大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