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1 / 2)

其實徐萌也很懷疑,就李少雲這疏懶的性子,到時候管的住那些青春期躁動的學生?

除非,她去當小學老師!

不過一個大學畢業生去當小學老師?

就算她自己同意,估計教育局也不會同意吧!

現在各行各業都很缺人才,教育行業也一樣。

或者說,教育行業更是如此!

這幾年教育改革,許多地方都在逐步淘汰掉學曆不高、全憑資曆的老師。這樣下來空缺很多,好多學校都要添加老師。

咦,這麼說起來的話,李少雲其實說的也有道理哈?

尤其當老師一年有兩個假期呢!哪怕不當任課老師,學校裡也不都是老師,不還有行政工作崗位的嘛!

再不濟,初中老師其實也可以。相對高中生來說,初學生教起來也容易一些。

自己要不要考慮考慮,李少雲選擇的就業方向呢!

這年頭大學生金貴,畢業還包分配!不用考慮太多,就算分配的工作不理想,至少不用擔心沒工作嗎!

不過徐萌不知道的是,再過個幾年,也就是正好她們這一屆之後,郭嘉就不再包分配了!

與此同時,配套的另一項改革,是國家不再承擔大學生學費。

從她們這一屆起,大學生畢業之後都是自主擇業,雙向選擇。

同時,郭嘉還會出台政策,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擇業暫行辦法。

其實在她們畢業的頭一年,國家已經部分實施不包分配了!

到2000年更是全麵停止了包分配製度。

擇業困難,競爭激烈,所以後世才有越來越多的人,大學畢業並不急著找工作投入職場,而是選擇接著讀研、讀博。

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就業增加更多籌碼。

李少雲的選擇,其實也是為了切合國家政策,比較有保障一些。她不想畢業即失業。當然,這時候的就業形勢遠沒有後世那麼嚴峻。

她們這一屆之後,第二年開始,除了軍事、係統內部和師範類的學校,其他就不分配了。

一直到現在,普通類專業都不再包分配。隻有軍校、免費師範生、定向就業的少數專業因為政策導向會分配工作。

要說從1977恢複高考以後,郭嘉還是計劃經濟,大學生數量太少。百廢待興,大學生都是寶貝疙瘩,畢業以後就直接分配到z府和事業單位了。

但是在1992年以後,市場就活了起來,z府機構開始精簡,事業單位開始裁員,畢業以後的大學生自然沒有地方安放,隻能讓自主擇業。

再加上亞洲金融危機,外部大環境不好,整體就業環境不景氣,才有了後來的下崗潮。

尤其本世紀末大學擴招之後,能夠算得上是知名企業的也就那麼多,根本用不完這麼多的人才。

李少雲的選擇也算是順應潮流。雖然她們這時候就業其實還是比較容易,和後世比起來,選擇機會還是很多的。

她曾經也給徐萌說過,最好報一些比較好分配的專業,但也不能說的過於肯定。

畢竟同樣作為高中生來說,她說的話和老師說的比起來,自然是老師的話更可信。

到時候填報誌願時,徐萌更多的隻會采納老師的意見,或者家長的要求,她這個同桌隻能算個打醬油的!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那麼建議,說某某專業如何如何,估計她也是差不多一樣的選擇吧!

有句話不是說麼,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嘛!

所以對於將來念什麼學校,讀什麼專業,都是她一家之言,徐萌要不要采納,她是管不了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